20180716230803

20180716230803

2018-07-16    18'41''

主播: 君子兰🎀👉

121 3

介绍:
  麻油飘香的日子   作者:老石头   十冬腊月,屋里暖烘烘的。一口头号大锅旁边,坐着爷爷和我,爷爷手里握着油墩子,一下下用力地墩着一大锅的芝麻酱,一层枣红色的透亮发光的香油,在锅里泛着微波,一圈儿套着一圈儿地荡漾开去,满屋子都是浓浓的香味。我坐在板凳上,一边欣赏着爷爷那娴熟而优美的墩油动作,一边听爷爷讲着我家香油坊的事情。   “咱家的香油,那是远近闻名啊,四外八庄就甭说了,就连几十里地以外的庄户人家,都稀罕咱家的香油。就信咱石家的名号,要是家里没有香油吃了,宁可不吃,也要等咱家的挑担过去,换了香油,再慢慢地享用……”爷爷滔滔不绝,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自豪。   香油,又称麻油,多少年来,国人的一日三餐中,很少离开它。即使是一盘简单的拌白菜芯儿,只要加进去几滴,吃起来也会食欲大增,津津有味。做汤、和馅儿、烙饼……那味道悠长浓郁,鲜美透了,让人食而难忘。   据爷爷说,我家的香油坊是我太爷爷和太奶奶年轻的时候一手创建的。在当时成了当地最有名的小磨香油作坊,生意兴隆,令人羡慕。   太爷爷、太奶奶是出了名的勤快人,在我爷爷还小的时候,香油坊就建起来了。开张那天,可热闹啦!太爷爷着实大方了一回。我们石家张灯结彩,锣鼓齐鸣,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大门口贴着大红的对联,“开张大吉”的条幅挂得到处都是,连小毛驴儿的脖子上都挂上了红绸子。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来贺喜,拿着各式各样的礼物。家里搭了大棚,摆了十几桌酒席,招待乡亲们和远道而来的亲戚。其热闹程度,比娶媳妇丝毫也不逊色。乡亲们酒足饭饱之后,太爷爷拿出事先磨好的香油,分给大家,每家每户都有,让大家品尝。隆重热烈的吉庆场面过后,就是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了。   别人家干点买卖或经营个作坊,大都雇用一两个壮劳力,而太爷爷完全是自力更生,全家男女老少一齐上阵,都有力所能及的工作要做。当然,重体力劳动还得靠太爷爷和太奶奶。   香油坊的设备比较简单,有一台石磨和大铁锅、水缸、筛子、簸箕、笊篱等即可。但要磨出优质的香油,每个工序都很讲究的,都要付出艰苦的劳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首先是原料,必须选用上等色泽鲜艳籽粒饱满的芝麻。先用大簸箕簸,把其中比较细小的碎芝麻叶、杂质、秕子等簸出去。然后再用筛子筛一遍,筛掉那些小沙子粒儿。接着再舀半缸清水,把芝麻分批倒入水缸里,不停的搅拌,洗掉粘附在芝麻粒儿上的泥土,捞出没有簸干净的碎叶、杂质和秕芝麻粒儿。最后捞出来放到较密的筛子或大笸箩里,晾着,把水分控掉。这些活计都是太奶奶带着家里的女人、女孩子一起干。   芝麻控干水分后,就要用铁锅去炒了,炒芝麻可是最关键的技术活儿,是太爷爷带着家里的男士们来干的。芝麻炒的好坏,直接影响出油效果,炒的嫩了出油太少,炒的太老了,香油有焦糊味,影响香油的质量。太爷爷执木铲亲自翻炒,首先使用稍大的火将芝麻炒干,然后再用文火慢慢炒,那时候爷爷虽然还小,但已经成了看灶膛火的“老手”了。炒了一段时间后,锅里的芝麻慢慢地改变着颜色,由白色逐渐变黄,随即又变成枣红色。这时太爷爷一声令下,“火候到了!”,于是,撤火,将芝麻全部铲出运到磨坊去了。   太奶奶一边赶着小毛驴,一边把芝麻填到石磨的磨眼里,随着石磨的不停转动,芝麻就变成了黏稠的芝麻酱,从两层磨扇夹缝周围溢流出来。其实就跟我们经常用来拌凉面吃的麻酱差不多,我们老家管他叫“油胚儿”。   等所有的芝麻都变成了油胚儿,把它统一收集到一个普通的大铁锅里,加上一定比例的开水,快速用力地搅拌,翻搅均匀后再加第二次,直至用木棍挑出稀释的油胚儿成了细蜂窝状,周围有较多油分时即停止加水,再放慢速度搅拌一段时间,到表层大量浮出油分时为止。当大部分香油浮于表面时,就用勺子把油撇出来,装入油桶。这项工作需要一定的力气,当然还是太爷爷来干了。   这时,一件法宝就要上阵了,油墩子,它其实就是一个长把的圆葫芦,是太爷爷从很多个葫芦里精选出来的。等这个葫芦成熟以后,用开水煮,晾干,在把儿上打个眼儿,栓上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挂在房梁上,使葫芦处于垂直状态。这样,握着长把,就可以一下一下地墩油了。等香油都从油胚儿里被挤压出来了,把葫芦收起,把油用勺子尽可能地撇出来,或穴出来。   香油都进了油桶,紧接着就要去出售了。那个年代,没有交通工具,都是肩挑买卖,就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这个工作最为艰苦了,当然还是得太爷爷承担。一副挑担,顶着星星出门的时候,两头挑的是满满的油桶,还要带些必要的东西,像口袋、雨具、干粮、饮用水什么的。回来的时候,油变成了两口袋芝麻,重量又增加了好多,比出门的时候还要艰难。好几十斤甚至一二百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还要走出十几、二三十里甚至五六十里的路,肩膀压得红肿,脚上打起血泡,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风吹日晒,严寒酷暑,这些已然成了家常便饭。时间久了太爷爷的肩上和脚上都起了厚厚的硬茧,像骆驼的胼胝。太爷爷的足迹几乎遍及半个宝坻县,大白庄、黑狼口、牛家牌、郝各庄、大口屯……太爷爷就是这样,用他那一双铁肩担起了家庭的重任,用他那一双铁脚板丈量着家乡的土地。   太爷爷继承了石家的光荣传统,为人厚道、诚实、不会说谎,待人热情、诚信、童叟无欺,香油货真价实,从不掺假,从不缺斤短两,相反每次都多给人家一些。一来二去,人都熟了,众乡亲对他越来越信任了,太爷爷和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厚了。太爷爷不管进了哪个村,只要梆子声一响,乡亲们就都知道是“石家香油”来了,大娘、大嫂、小孩子三五成群地来换香油了。太爷爷一边亲切地和乡亲们打着招呼,一边熟练地称芝麻,打香油,征求着乡亲们对油品的意见。很快香油换完了,太爷爷收拾挑担,告别乡亲们,挑着沉重的担子,急匆匆,大步流星地往家里赶,边走边盘算着下一波油几时开磨,应该到哪个村子去卖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太爷爷和太奶奶披星戴月,消耗着自己本来不很健壮的身体,起五经睡半夜,用自己勤劳的汗水创造着财富,省吃俭用,积攒着钱财。斗转星移,当爷爷长成小伙子的时候,家里竟然拥有几十亩土地,建起了三层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后来,爷爷从太爷爷手里接过了挑担,继续经营着石家香油坊。   到了五十年代末期,公私合营以及合作化运动席卷全国,香油坊统一收归集体管理,成为集体性质的小型企业。爷爷继续为集体操持香油坊,规模不断扩大,乡亲们不仅能吃到优质的香油,集体又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爷爷精心敬意地为乡亲们服务着,乐此不疲。   不知道是哪一年,突然刮起了一股“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歪风,香油坊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尾巴”给割掉了。   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我们这个沉寂多年的小村落,爷爷重操旧业,拾掇拾掇那些还能用的工具,又添置了许多新家什,“石家油坊”又开张了。   后来,爷爷干不动了,苦于我们都考上了大学,没人能够继承此业,我家的香油坊只得休息了。再说人家都实现了机械化磨油,哪还有开手工作坊,受那么大累的呀?那些曾经为我家效过力的家什,现在都成了文物,静静地躺在农家院的展厅里,只能供游人们参观了。   还好,石家油坊的“传家宝”,也就是墩油用的那个葫芦,被我三妹收藏了,三妹像照顾宝贝似的呵护着它。因为它凝结着石家诚实、守信、勤劳、善良的家风。每当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跑到三妹家去看看那个石家创业史的物证,那个棕褐色的,油光锃亮的,长得非常周正的长把儿葫芦。
上一期: 笑声
下一期: 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