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子园到《棒球英豪》,整个日本社会共同构建起了一套已经传承百年的校园文化传统,但回看我们的校园,似乎还没有形成一套可传承的文化体系。而以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辩论大会、话剧节、足球赛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们」,作为一种与唯结果论的对抗、塑造一代人共同记忆的方式和对青春期某种遗憾的代偿,也许应该拥有更广泛社会语境下的更多可能性。
- 本期话题成员 -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
郑诗亮,《上海书评》执行主编(微博@PomBom,豆瓣ID:PomBom)
- 时间轴 -
01:49 郑诗亮带领学生参加辩论比赛的经历
04:28 校园文化的历史脉络
09:27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与唯结果论的对抗和塑造共同记忆的方式
17:55 青春期「及时行乐」式的快乐带来的满足感远超于成年后
25:27 从甲子园和《棒球英豪》看校园文化的传承
32:30 校园歌手大赛中最可贵的「素人感」
36:37 中国缺少一个可以传承的校园文化品牌
39:15 构建青少年的共同记忆
- 音乐 -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 制作团队 -
声音设计 hotair
公众号运营 禾放
节目运营 小米粒
logo设计 杨文骥
-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