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陪你一起散步的,也能陪你走过一生

能陪你一起散步的,也能陪你走过一生

2017-05-27    17'54''

主播: 海哥的金色年华🌊

155 7

介绍:
能陪你一起散步的人, 也能陪你走过这一生。 60年代的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双方见面,互看顺眼,便点头答应,从此相伴一生。 外公和外婆的婚姻也大抵如此。不过据外公描述,在结婚前,他曾郑重地邀请外婆去小河边散步。两人牵手而行,快要走到河对岸时,外公终于开了口: “吴(外婆的姓),你...是否愿意与我一起?” “我...你高我这么多,恐怕要多费心了。”(外公比外婆高出30多厘米) “这不碍事!以后我多弯下腰,低下头,多迁就你罢了。” 外婆抬起头注视着这个男人,其实早已芳心暗许。 结婚五十载,外公一直履行着当初的诺言。尤其是早些年外婆生病的日子:脾气古怪,暴躁易怒。那时候的她就像火药桶一般,一不顺心就向全家人开炮,爸妈无奈,叔父避之。唯独外公,默默守在外婆的病榻前,除了照顾起居,还要忍受外婆莫名而来的叫骂。 忍一时是责任,忍一世是宠溺。外婆的病反反复复二十年,外公也无怨无悔陪伴了二十年。从来没有抱怨,也从来不会放弃。 外公常说:那一年,在小河边。是一个男人对他心爱妻子的誓言。如果连最起码的照顾都不能做到,这段婚姻终究是破败。 只是一次平凡的散步,在外公看,却是对自己人生的改变。爱情本就是自我完善的一个阶段,我们在路途中寻找爱情,也在揣摩对方的爱。我们在爱情里爱过别人,被人爱过,伤害别人,被人伤害。走过人生的四季才懂得,最单纯的爱莫过于:现世安稳,只想陪伴在你的身边。 如果有一天,想要和朝思暮想的人共度余生,那在点头前,不妨先散个步。这场旅途会让你明白,能和你一起散步的人,必定是懂你、爱你、惜你之人。 1.能一起散步的人,是肯陪你花时间的人。 杨绛在《我们仨》里常常提到,她和先生钱钟书每天都有散步的习惯。 青年时期,他们在英国牛津读书,早餐后和晚餐前,必定会出门散步。不同于他人,他们的散步像极了“探险”,总挑不认识的路走;走的慢,玩的多;随处都能有所发现。 后来去法国巴黎,参加“世界青年大会”期间。作为人大代表,不重要的会议他俩一概溜走,像两个顽皮的小孩,“探险”在高低不平,窄狭难走的山路上。“探险”在美丽的莱蒙湖边,妄想走一遭。 异国他乡的经历,总要比在国内困苦些。没有亲朋好友的照料,少了左邻右舍的帮衬,莫名的独孤常常袭上心头。学业的忙碌,生活琐事的疲惫,占据了全部的作息时间。 这样的生活像极了24小时的永动机,没有情趣,没有时间,一度沦为工作机器。没有交流,没有约会,唯一的伴侣渐行渐远... 好在钱钟书一个温润细腻的人,他懂得杨绛骨子里的顽皮与好奇。每日的散步探险,是两个人感情的必修课,花一点时间,去探索陌生的城市,花一点时间,去了解熟悉的恋人。 当散步成为彼此的习惯,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时间更迭,都能氤氲出彼此的默契。 归国之后,社会动荡,风雨飘摇,年近花甲之年的钱杨二老,处事依然淡泊从容。每天在起居室里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 工作之余,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 他们还像年轻时那么兴致好,对什么都有兴趣。或许是对的人在身边,总有用不完的时间,或许足够爱的人给予力量,总能有耗不完的精力。 能够愿意用一生的时间陪你散步,大概是最幸福的事情了吧。这样的感情朴素,单纯。一切都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余生相守,不离不弃。以后无论有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因为一起“探险”而倍感甜蜜幸运。只要你在身旁,“险”又何以畏惧。 钱钟书曾对杨绛说“从今以后。咱只有死别,不再生离。”这句话,甚至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生死。唯有相伴,才够相爱。 2.能一起散步的人,是能和你灵魂对话的人。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恋,是那么的令人羡慕而又遗憾。 在康桥上,他们并肩而行,如丝的雨雾中,是徐志摩新创作的诗集,他念给心爱的姑娘听,想要宣泄心中难以自持的爱;在水汽迷漫的海德公园,他们拾级而上,互道心中曼妙的情愫,恨不能把所有的浪漫和热情,一股脑儿的抛给对方。 他们的爱深刻而厚重,是两个灵魂的交换,心灵的碰撞。他们在幻想中拥有彼此,得到彼此最真挚的爱情。 于林徽因而言,破环别人的家庭而成全自己是万万做不到的。天性使然,做梦时,她可以天马行空,比任何人都诗意,然而一旦从梦中醒来,她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果断与决绝。 分别的前夕,她和徐志摩在北京的西山,走过了最后一场漫步。 在女娲补天遗石前,他们寻到了一块墓碑,字迹斑驳,无法辨认。林徽因喃喃问道“也不知青石下埋的是谁?” “是我。”徐志摩的回答令她惊讶“是我。我从上个世纪已经埋在这里了。现在的我只是一个躯壳。我的心,我的爱,早已埋进这青石板下了。” 对于一个诗人,和多情的少女而言,涕泪交零是对一段感情的最好祭奠。此时的林徽因也许是涕泪交零,而徐志摩定是涕泪交零。 或许是命运使然,原本互相爱恋的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但他们的心灵却早已交融到一起。大千世界,不会再有一个林徽因这懂得徐志摩的奔放豪情,也不会再有一个徐志摩牵动得她魂牵梦萦。 爱的道路本是一场修行。这条路不会一帆风顺,前路平坦。我们遇到荆棘丛生,乌云密布。在爱的旅途中,我们或抉择,或超脱。在乎的人或许不能在一起,但一起走过的路,一起交换的人生。会化成时间的缩影,铭记在心里。 一起散步的人,会陪你走过这一生。只是不再言语,只是难再相见。当初的赤诚和爱恋,在余生足够回味。彼此遥遥相望,默默牵挂,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今生安好,永驻我心。便是两全。 3.能一起散步的人,是愿意迎合脚步的人。 周末陪妈妈在公园散步。因为近几年长跑的习惯,走起路来像是自带了加速器,不知不觉总要快妈妈几步。 起初妈妈将就我的速度一路“小跑”,眼看落下我好长一段距离,她有些不高兴:“你这哪是散步,你是要和时间赛跑阿!” 我折回妈妈身边,抱歉的解释:“哎呀,跑步跑多了,走路自然生风了。” “那你看爸爸也每天跑步锻炼,可他陪我一起散步时,也不会如你一般的急躁快速阿。” “那说明爸爸在乎你咯,他愿意停下脚步等你,愿意迎合你的速度陪你。” “所以你要不要也慢下脚步等等我呢?” 我挽着妈妈的手臂,笑着应和“是是是...女王大人。” 因为身体的机能,我们每个人跨出的步子,都有着不一样距离。一步两步,或许只是几公分的差别;百步过后,就会看清真正的差距。因为跨步的习惯,我们走路时,都会有自己的速度,一秒两秒,或许感觉不到;几分钟后,步速快的人自然走在了前头。 两个人散步,讲求的并不是散步本身,而是在散步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对方的态度。在乎一个人,腿上是装上的精密测速仪,想要努力迎合对方的步伐,一前一后,左右左右,步履轻快,稳妥合拍。就像走在繁茂的枝叶上,踏上去,步步生花。 真正爱一个人,和他一起散个步就能知道。因为散步的状态就是感情最真实的样貌。是你的一路小跑迎合他,那么爱情里你也会大费周章不停的追赶;是他温顺的迁就你,那么爱情里他也会给予更多体贴和关爱。 其实,散步更像是一场博弈。如果两个人能够互相体谅,互相迁就,以退为进,势均力敌。那么这样的散步会更加自在,如同爱情里,不是一方牺牲换以另一人的舒坦,是双方的共同努力,来保全幸福美满的家庭。 能走到一起的人,自然也能把生活过成诗。他懂得两个人的相处之道,把控好两个人的距离,调试好生活的节奏。在薄雾迷蒙的江南雨巷,在浪漫至极的康桥铁塔,都能找寻得到散步时,爱情孕育刚刚好的踪迹。 现在,我想和你一起散个步,你说,要不要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