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词,在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被“张先永”先生谱曲传唱,更是流行一时,家喻户晓,而且其谱曲也是“平去上入”分明的。
这首词的吟诵,除了要遵循一般的吟诵规则:1.平长仄短入更短;2.节律点上的字长,比如“春花”二字,节律点在“花”字上;3.韵长;4.过片停顿比句与句之间长;5.刹尾重叠渲染。
这首词的吟诵,也有自己的特点:
1.几个特别的字定声:
“只”,这个字出意有两种【此处不谈这个渊源】;在这首词中“只”是形容词,为入声字。
“几”,有三个意思,两个读音,此河中是表疑问的,为上声字。
“似”,我们的常识是去声,但应为上声,这个“似”好象包括了一个比给你看的一个过程动作,委婉而形象。
“砌”,平水韵中无此字,词林正韵仅分平仄。我在自吟调中把它列为入声字的原因有二,一因音同“切”,二因好的建筑“砌墙”师的动作非常干脆利落,入声是不拖泥带水的【欢迎批评指导】。
“不”,表疑问为平声,表否定为入声,此处为入声。
2.通篇入声字的“月,昨,国,不,月,玉,砌,只,恰,一”为入声。
3.“了,少,改”为上声韵脚,吟的时候有“转调”而“在”是去声韵脚,吟诵时不“转调”;“风,中,愁,流”为平声韵,吟诵时自然要绵长,阴平发音平而长,阳平发音从低到高。
4.邻句韵脚同为“上声”,比如“了与少”可以发同声吟,因为“上声”本就婉转,先从高到低再由低向高,可以做到自然换气;如果邻句韵脚同为“阴平”或者“阳平”,比如“风与中同为阴平;“愁与流同为阳平”,那么在吟诵时,可处理为一高一低,这不仅符合人的声带发音自然,也会让情感更为缠绵(听雪吟诵原创随笔20201128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