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朗颂:胡长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朗颂:胡长有)

2016-10-11    00'55''

主播: 朱建娥(傲雪寒梅)

16 0

介绍:
   【原文】 作者:杜甫(唐朝) 朗颂:胡长有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