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致敬礼2【郑板桥】

此致敬礼2【郑板桥】

2017-07-02    06'31''

主播: 与声聚来

51 3

介绍:
本欄目 週六、日開啟 今天為朋友帶來: 扬州音乐广播 重磅策划精心制作的 《此致敬礼》節目。 邀请各地朋友 播读一封封家书 一起来感受 笔墨纸香中蕴含着暖暖的深情。 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 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 被转化成声音的表现形式 再次触动人心 今天推出第二期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郑板桥与弟书》 郑板桥 清代代表性的文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人称板桥先生。 清代“扬州八怪” 的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被世人赞为诗书画“三绝”,他早年是个“贫儒”,后来曾是康熙朝的秀才、雍正朝的举人、乾隆朝的进士,职位虽然不高,执政却非常认真。他体恤民情,临财不贪,两袖清风,因为得罪了官绅,最终被诬陷罢免了职位,此后的板桥在扬州倾心笔墨书画,成就非凡。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板桥家书虽然只有16 封,却堪称中国古代“齐家”文化的代表作。书信中尽管绝口不谈政事、国事,但并非两耳不闻窗外,其中也蕴含了很多人生之道。有两封是他托堂弟教育儿子的,当时做着县太爷的郑板桥,家中有田300亩,可以说是个不大也不小的地主,52岁才得一子,在中国传统观念看来,老来得子,宠溺有加也是人之常情。然而,郑板桥并没有像常人想象的那样溺爱孩子,相反却有着冷静睿智的严格与一片良苦用心;而对仆人家的孩子,则有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致体察和温暖。 读信人:王峥嵘 资深播音员主持人,扬州广电传媒集团(总台)演艺活动中心主任、广电艺术团团长。扬州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原文:余五十二岁喜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 译文(节选):我五十二岁才有了一个儿子,哪有不爱他的道理!但爱子必须有个原则。即使平时嬉戏玩耍,也一定要注意培养他忠诚厚道、富于同情心,不可使其成为刻薄急躁之人。 我不在家,儿子由你管束,必须增长他的忠厚之情,驱除残忍之性,不要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纵容他。仆人的子女,也是天地间一样的人,要一样爱惜,不能让我的儿子欺侮虐待他们。凡鱼肉水果点心等吃食,要平均分发,让大家伙儿都开心。如果好的东西只让我儿子一个人吃,让仆人的孩子眼巴巴的远远站在一边看,一点也尝不到,他们的父母看到后只能可怜他们,又无可奈何,也只好喊他们离开,此情此景,岂不令人割心剜肉一般?读书中举以至做官,都是小事,最要紧的是要让他们明白事理,做个好人。 至于对待同学,不可不慎重。我儿子现在六岁,在同学中年龄最小,对同学中较大的,当教他称某先生,稍小一点的也要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笔墨纸砚一类文具,只要我家有,就应该不时地分发给别的同学。如果遇到雨天不能马上回家,就应该挽留他们吃饭;如果已到傍晚,要把家中的旧鞋拿出来让他们穿上回家。因为他们的父母疼爱孩子,虽然穿不起好衣服,但一定做了新鞋新袜让他们穿上上学,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鞋袜弄脏,再做新的就非常困难了。 旁白播读 揚州音乐频率总监、播音指导:石翔 受访嘉宾 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 郑板桥的这封信,通篇都是大白话,没什么大道理。但是他最感动人的地方呢,并不是希望他做官、做什么伟大的、辉煌的、留青史的事业,他就希望儿子做个善良的人,不要刻薄、要存好心。现在我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着重看他们的学习成绩,希望他们考取什么名校,很少有人从善良这点上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的。两三百年以前的郑板桥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对我们今天来说的话非常有意义。 预告 下週六将為朋友們帶來 《你说要努力工作是对的——朱自清致闰儿》 这是朱自清先生写给二儿子的信, 播读嘉宾是朱自清先生的嫡孙 朱晓涛先生。 下週見! 戏梦人声,和光同尘 微信、微博 :『与声聚来』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投稿:ysjl@idub.tech 感谢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