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在此腾起常德彪(河北) 黄帝战蚩尤传四方,五千载真好似大梦一场。涿鹿位于熊耳山、桑干河石湖峡以东,太行山燕山在此交汇。东灵山、西灵山,小五台山三山矗立,在古代三山一河是最好记忆的地标。史记开篇记载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野,记的就是这里,就在平里。踏上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回望寻觅人文初祖,中华文明的历史遗迹便浮现眼前。回首遥望那个年代,碧野洪荒,起起伏伏的山峦,曲曲弯湾的长路,烟波浩淼,鱼游凫(fu)集,是多么苍茫雄浑的景色。似乎给中华文明的开启搭好的舞台,轩辕来了,炎帝来了,蚩尤来了,为什么会是这里,是这里的山河形胜,地理位置优越英雄所见略同吗?还是气候的剧烈变化?草原大漠冰封原野?东南方洪水泛滥?将这具有相当文明程度的各路精英,挤压在这块水草丰美的空间,融合争斗,争斗融合。上演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活剧。横亘着五千个春秋,看不见当时风云际会时的悲壮激烈。这是开天劈地的族群大碰撞,顺应大势,天下归一,天降大任,黄帝勇于担当,各部落符契在釜山合而为一。至此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升腾起中华文明的曙光,结束了洪荒年代,部族间的相互仇杀,实现了空前的大统一。驰骋大漠,临葱岭寒风,涉湖湘德被南方,登昆仑踏东海之波涛。龙的儿女从此凝聚在一起,中华文明跃出地平线,似颗大树一样根扎在远古,经过各类文化的浇灌,参天大树于今依然繁茂。从点点星光逐步升华,经过五千年积淀形成光耀千古的中华文明。心怀天下是每个龙子龙孙情怀,包容兼和,忧怜苍生,济天下是每个匹夫的心灵自觉。 拨开厚厚的岁月尘封,喧嚣的古战场归于沉寂,悠远的一幕一幕历史记忆在着群山沟壑。远古在呼唤,似乎五千年时光就是短短的一条街巷,盛衰兴亡,轮回更替,记得令人振奋的荣光,记得崖山蹈海南京大屠杀时的沉痛。遭逢乱世期盼天下大治,呼唤英雄力挽狂澜于即倒,继续文明之光。我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在于众人捧柴火焰高,连续不断的汇集新的文化元素,似海洋百川汇聚。拥览这大好河山,仰观太阳永恒的光辉,曾照射着轩辕的蓑衣、嫘(lei)祖的丝绸衣裙。流云飘过依然聚聚分分,俯瞰高岗沃野尽悦苍桑,英豪之气冠千古。自从点亮文明的曙光,星火代代相传燎原天下。望灵山之颠彩云横卧,幽深的历史帷幕,遮挡着那天翻地覆时的澎湃豪情。轩辕御风而来,含蓄内敛,温润敦厚。蚩尤威武霸气,炎帝深邃博远,自带威仪。群雄桀骜,野性召然。在那一刻会聚于此。是偶然也是必然,好似风雷交加,天垂河海般的暴雨来临时,气氛压抑沉闷,历史的惊雷在那一刻炸响,巨龙穿透五千年的时光,文明光辉照亮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炎黄人已远去,隽永的话语却永远在世间静静的传颂,被后来人一次一次记起,一次一次传送,祖先文明基因,流淌在每个炎黄后人的血脉中,代代不已。天下苍生或悲或喜接受着命运的挑战,淡然承受。根植于心的四海一家大一统江山,是每个人的最爱,谁都不曾辜负河山,辜负于情,辜负于自己家园,这尘世今天,明天,昨天,谁甘愿痴守五千年?执着、灼烈的爱,绵延于旷野,沉浸于土壤岩石之中。遥想中凝望轩辕黄帝的背影,五千年后踏着你走过的古道而来,拨开掩隐记忆的长路,劲风掠过带着远古的苍凉,是何等的沧桑。涿鹿古战场就是这样的沉寂,就像一座一座沉寂的山峰,静好安泰。在沉寂中孕育滋养龙的思维脉络,温柔敦厚,含蓄内敛,绝不会持强凌弱,也不惧怕强者的挑战。在绝境中奋起,兼收并蓄。经历过五千年的风云变幻,我中华的这块土地,养育了人类最大的族群。这群儿女,始终的眷恋着,始终没有离开过,饱含殷切希望的土地,精神文脉润入骨髓。“清风明月自来往,高山流水无古今”,问脚下芳草埋没的古道,是你乘载英雄走过的吗?连绵青山背负天籁的回响。这是文明历史的坐标,记忆的节点,任时光流转,我能摸到苍海桑田一瞬间,感受着你就在那里,你不曾走远,我们将永远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