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李镇西:真课改的三个问题

23、李镇西:真课改的三个问题

2016-12-30    17'18''

主播: 爱香🐱

158 11

介绍:
《真课改的三个问题》 李镇西 我今天谈的“课改”特指“课堂改革”。 至少从我参加工作的八十年代初,课堂改革就已经有了。虽然那时,“素质教育”这个词还没有流行,但有“教改”,即“教学改革”,实际上主要就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那时也还没有“应试教育”的说法,但教改依然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即“片面追求升学率”。 从那以后到现在,三十多来,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从来没有停止过“课改”。究其原因,就外而言,是不断开放的教育视野,让域外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之风不断吹进中国的校园和课堂,布鲁纳、布鲁姆、巴班斯基、维果茨基,还有“发现法”、“建构主义”,一直到最近的“翻转课堂”……这一切都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和课堂的变革;就内而言,“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越来越让课堂失去了生机,让孩子失去了活力,让教师失去了激情,因此“课改”成了中国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于是,从八十年代上海育才学校的“茶馆式教学”到九十年代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直到最近几年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中国基础教育的课堂一直呈现出此起彼伏的改革浪潮,且成果斐然。 同时不可否认,现在虽然各学校“课改”的热情依然未减,但不少人却越来越迷惑了,还有人发问:“课改”究竟有多大的成功?我曾经引用过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一句话说明中国教育的困局:“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这话同样适用于“课改”。我们应该回到起点,重新审视“课改”。对此,我想谈谈三点看法。 第一,为什么要搞“课改”? …… 第二,课堂应该怎么“改”? …… 第三,课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 从哲学上讲,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所以同样的道理对课堂教学而言,不改是相对的,改是绝对的。所以,“课改”不能停,必须健康推进。现在许多“课改”之所以无效,因为一开始就是假的。我们现在关键是要追求真“课改”——“以人(孩子)为本”“实事求是”“因人(地区、学校、学科)而异”……如果我们的“课改”真正体现出这些朴素的“套话”,那或许就算真“课改”了。 2016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