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向内探究(伦理作为方法 1/3)维特根斯坦

停止向内探究(伦理作为方法 1/3)维特根斯坦

2020-11-03    55'18''

主播: 翻转电台荔枝不再更新

1803 22

介绍:
本期问题意识: 上次我们提示了一种“终止解释”的概念的存在,但是,到底问题是什么样的?如何摆脱,以及我们该怎么做呢? 语言是一种主客一体的系统,我们将在语言上克服围绕主观与客观的争端。在科学系统中,客观性(同一性)在于逻辑,在于数学,在于物理的实存物。在这一切被维特根斯坦瓦解后,语言的客观性将系于何种对象呢? 科学的“客观基础”排除了人的世界与目的,那么在语言的客观性中,伦理、传统、人的目的,又如何得到保全呢?获得一种语言的实感,也就获得了一种生活的实感。 1 停止向内探究 语言有一种“向内探究本质”的冲动,这种冲动将人的内部状态当作“实存物”,但实际上却只是一个回望的解释,是一种比喻和形式。这当然不是真的。 从心里的确定到外在的信号 174节:不理解就是一种“表现上的不一致” 175节:纠正不是逻辑和经验直传,而是“换个观看方式” 176节:语言的同一性就在语言本身 177节:语言应用就是语言同一性的标准 178节:一种错误:将无限的语言应用收敛到有限的“语言外”对象上 179节:知道即应用 180节:语言现象“知道”可以凝结为“内部状态”吗? 181节:区分“理解”和“能”也许就是问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