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中言说(探究内在可能吗 2/3)维特根斯坦

在世界中言说(探究内在可能吗 2/3)维特根斯坦

2020-12-30    55'10''

主播: 翻转电台荔枝不再更新

1288 13

介绍:
本期问题意识: 心理学不是对我们“异常感觉”来源和本质的一种有效洞察吗?正视我们特别和异常的感觉,然后找到一种内在解释,这会有什么问题? 维特根斯坦非常关注心理学,在生涯后期,他的兴趣从数学哲学转向心理学哲学,遗稿除最后的《论确实性》,还有未完成的《心理学哲学研究》。 在《哲学研究》中,也有诸多段落,与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批判大有关系,我们这是第一次专注于心理学哲学视角解读《哲学研究》章节,从268-315节,我们继续看私有语言如何与心理学产生关联。 其实从上次我们举到“心流”的例子,你已经可以看到心理学“概念”本身与语言语法之间的巨大张力了。维特根斯坦对心理学基本持否定批判态度,他为何这么说,我们又可以从中得到什么新的视角呢? 2 在世界中言说 心理学概念产生于传统语言游戏失灵时,我们发明出一种内部指涉,以保护住感觉的私有性和特殊性。但不可能,只要一个概念在语言游戏中使用,这就是一种外在对象,只能在外在世界中进行言说。 PART1 语言游戏的内外 268节:感觉,自我命名还是交流 269节:主观性(内在性)只在错误时取得 270节:语言游戏不涉及内在感觉 271节:外在符号之间的联动维持着系统 PART2 指涉的想象 272节:私有经验是缺乏标准的 273节:红色理解产生的两个指向 274节:指涉,心理学的发明法 275节:指向永远是在环境中的外现 276节:指涉的出现,一个错误技术 277节:异常状态容易产生特殊性的错误 PART3 在“活人”生活形式中的语言游戏 278/279节:“私有感觉”用在什么地方 280节:自我叙述是不可能的 281节:人的生活形式,才使用人的词汇 282节:不是对象拥有内在性,而是对象拥有环境和外现 283节:疼痛系于一个在环境中的整体性的“受体” 284节:一个绝佳的整体性受体例子 285节:环境、外现、感觉是一体的 286节:人是作为“整体”被把握的 287节:语言游戏在“人”的生活形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