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摆脱图画式的误导 422-465节(维特根斯坦14)-翻转电台2.0

FULL 摆脱图画式的误导 422-465节(维特根斯坦14)-翻转电台2.0

2021-03-02    162'14''

主播: 翻转电台荔枝不再更新

5346 82

介绍:
本期问题意识: 到底什么是哲学病?一切归纳和理论都是吗?哲学病是如何误导我们的?哲学病式的如何不与真实相融?克服对“哲学病”的教条使用。 在之前的内容中,一定有一个令你感到重要,就是“解释总会停止”。如何判断在何时应该停止追问,以便我们可以免于错误问题的误导。如“我听到他的话后,真的理解他的意思,这到底靠得是什么啊?”这样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维特根斯坦一直谈及的一个重要概念“图像”,语言如何构成图像,语言构成图像与真实有何关心呢?这些图像都是真的么? 一旦你理解了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前面问题的判断反而变得简单,因为他说“不要想,要看”,在我们从容综观的时候,真假总是变得清晰。 1 主宰理解的图画 什么是图画?什么样的语句构成了一种图画式的认识,图画看上去非常清晰,似乎世界的真相已经被囊括在其中,但真的有用吗? PART1 图画:主宰我们理解的中介 ▸422 图画:一种理解的想象 ▸423 图画不等于图画的应用 ▸424 图画可以毫无应用的可能——也就是说,没有意义 ▸425 图画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问题的开始 ▸426 我们总是盲信图画的真理性而忽略图画的应用性 ▸427 我们借图画描述,却丝毫不意谓图画中的东西 2 呼唤并被图画误导 为何会产生图画呢?这与心理学的产生有异曲同工之处,当我们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阻断日常语言的自然流淌,而逼问一种更深的“为什么”之时,图画就出现了。而这幅看上去清晰无比的图画,真的有明确的意义吗? PART2 日常语言断裂处,呼唤图画 ▸428 “思想”的图像,在不起作用时产生 ▸429 错误的询问语句里词汇的“指物对象”,就是这种典型的错误逼问 ▸430 在我们不搞哲学病的时候,一切都挺好 ▸431 “理解”的图画 ▸432 进一步构想“理解”的图画 ▸433 超出解释终点产生哲学病,“理解”被唤起 ▸434 产生“哲学病(等价于 = 误导性提问)”的信念 ▸435 图像的发明:看仔细 ▸436 日常图画再组织为哲学病的图画 PART3 图画误导我们 ▸437 语词的图画:图画决定真假 ▸438 图画包含了一种意义的来源 ▸439 词汇与图画的连接是从哪里来的? ▸440 采用特定图像,不是为了让原问标题更清楚,而是引入了新的问题 ▸441 愿望的自然使用 ▸442 预期一词不用来反映“使预期为真”的命题 ▸443 设想并不是在脑子里有一个“意象” ▸444 符号 - 指物 - 意象 - 图像 都不是意义的来源 3 从“我”到“我们”的认识 在图画后,我们再次回到自然语用,来看那些看上去被图画、意象、逻辑主宰的清晰性,如何被替换为语用的清晰性。 PART4 语用的丰富,而非图画的单一 ▸445 语用就是交汇处 ▸446 语词的反复,让我们误以为确定性在这种反复中 ▸447 日常语言不是对命题的操作 ▸448 语言是功能,不是判断世界的结构 ▸449 使用句子,完全不必为句子设想一个图画 ▸450 设想不在理解前,理解不在执行前 ▸451 理解即执行 ▸452 预期的表达预期最明确的表现 ▸453 预期不是内心过程,也不是内心私有 ▸454 箭头不运作在心灵中,而在活人的社会中 ▸455 意谓不是我的行为,而是我们的行为 ▸456 我们观察他人的意谓学会了意谓 ▸457 不是不可以有图像,图像不是问题 ▸458 这仅仅是我们描述“命令执行”的语言游戏而已 ▸459 命令描述的语言游戏是多种多样的 ▸460 不必连接“命令”和“感觉” ▸461 命令也不是确定了一种“可能性” ▸462 “可能性”不具备任何“确定性” ▸463 寻找即寻找,不包含寻找对象的任何命题 ▸464 最容易识别的胡话——哲学病——图像 ▸465 预期包含真假命题?这完全看预期如何表达?不表达为真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