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甲:世界需要良知——在法国巴黎中法文学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王宏甲:世界需要良知——在法国巴黎中法文学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2024-09-12    08'45''

主播: 贞礼之声

130 3

介绍:
选自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世界需要良知 ——在法国巴黎中法文学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节选) 作者/王宏甲 2009年11月25日,首届中法文学论坛在巴黎开幕。中国驻法国大使孔泉莅临开幕式,他说:“希望能够有深入的交锋,使大家在不同的国度里,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对一些人类面临的共同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这非常有意义。”王宏甲是参加中法文学论坛的中国作家之一。法方对讲人弗朗索瓦·朱利安是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研究专家。主持人穆利埃·德特利是汉学家。以下是王宏甲在论坛开幕式上演讲的全文。参加这个论坛,有机会向法国的作家、评论家、哲学家,以及法国的中国研究专家学习,我很幸运。最初我准备的发言,主题是文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关方面建议我对题目略加修改,让我讲讲中国作家如何关注社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这个话题,应该说是多数中国作家所关注的。这种关注,是同中华民族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命运相联系的,民族灾难之重,痛苦之深,不能不关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正碰上一个计算机时代在全球出现,面对各种陌生事物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当代作家也不能不关注社会,这就构成了中国文学的一个主流基调。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这些年特别留意的是,要想能有比较开阔的眼光去关注社会,我就应当向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家学习,向五千年来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学习。我相信古往今来一切为了使人成其为人的伟大奋斗和努力,都值得我深深尊敬,并且能够赐予我力量和智慧。一百多年前,法国艺术家罗丹说:“我们这个时代是技师和工厂主的时代,而绝不是艺术家的时代。在现代生活中,追求的是功利。”他说,“心灵、思想、美梦,再也没人提了。艺术是死了。”在这里,罗丹关心的显然是社会许许多多人的心灵、思想和美梦。今天是不是比罗丹的时代更好一些呢?我看到,我们似乎并不比罗丹幸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罗丹所说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全球加剧了。现在不仅是罗丹说的“技师和工厂主”的时代,还是金融家和财团的时代。科技的大规模的开发力量,使全球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化。就在本月14日,威尼斯居民为自己的水城举行“葬礼”。威尼斯城的排水系统是很发达的,但当初的建筑师并没有预算到今天地球环境的整体恶化,温室效应导致的海平面逐年上升,威胁着威尼斯的存在。有科学家预言威尼斯城将被淹没。未来是不是真会这样?我不是科学家,我不知道。但有报道从另一角度说,威尼斯的旅游业排挤了其他产业的生存空间,基本生活物品的价格持续上涨,许多人离开家园,威尼斯人口已减少到不足6万人。“葬礼”中,一艘粉红色的凤尾船载着一具棺材,由数十条小船护送,沿威尼斯大运河蜿蜒前行。最后,抬柩人打碎棺材,取出一面绘有凤凰的旗帜。这意味着威尼斯人并不甘心这座心爱的水城死去。中国人对这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期望是看得懂的。在我看来,凤凰涅槃的寓意便是:只有人类的良知能够光照这个世界,威尼斯才可能从灾难中复活。印度的甘地曾说:“严格说来,凡是积聚财富或囤积财富超出自身合法需要的行为,都是盗窃行为。”在谈到甘地的时候,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说:“甘地并不否认人的躯体需要是首要的。他说过:‘对一个空肚子的人来说,食品就是上帝。’但是他给这样的现象打上了一个大问号,这现象就是人们疯狂地追求金钱和财产,把这当作文明的生活目的,而在颜色和化妆品的伪装下,人的野蛮本性却依然如故。”今天,疯狂地获取金钱的作为,被经济理论包装着,空前放大。物欲侵占了心灵,科学压倒了文学。文学有什么用?艺术有什么用?它的用处好像就是放到拍卖场上,让富人们来评估和宣判它的品级和价格。 但是,艺术是有用的,文学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