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路遥
作者:厚夫
这就是作家路遥的塑像,坐落在延安大学图书馆前的草坪里。它是一尊花岗岩砌座、青铜铸身的胸像,头颅宽厚、神情凝重严肃的路遥正在茵茵如织的草坪上沉思。他面对兰蕙园,背倚图书馆大楼,左观理科教学大楼,右视文科教学大楼。置身于莘莘学子的中间,想必这是学校的精心安排。魂归故里的路遥是风华正茂的学子们的榜样与骄傲,他理应得到如此待遇。
无论春夏秋冬,不管晴雨阴云,作家路遥总是陪着第一声清脆的读书声迎来新的一天,又目送着辛劳一天的学子们进入甜美的梦乡。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路遥与萋萋芳草相伴,与琅琅的读书声相伴,也与校园里的激情与理想相伴,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是的,路遥可以说成延安大学学子们的守护神与标尺,日夜激励着他们成长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由于在延大工作的原因,我比外人有了更多阅读路遥的机会。自从他的灵柩回葬到校园的文汇山上后,我时不时地独自一人沿着那条熟悉的山径,来到他的陵园里,望一望他;有时,在校园里散步,或者匆匆给学生上课之前,还专门赶到图书馆前的草坪,认真地端详他一会儿。记得当年路遥去世后,我曾在一篇怀念文章中说:“我听见您沉重而坚毅的足音在宏亮地响着,透着陕北硬汉特有的豪迈与刚健,传送着历史与未来。我相信,您所实践的人生精神在更多的陕北后生身上得到延伸……”可以这样说,路遥和他的事业影响着几代陕北有志青年,而敬仰路遥、阅读路遥也应该是众多陕北有志青年的一门必修功课。
我由路遥想到了一种叫山丹丹的草本植物。它也叫山花,极普通,极朴素,开在背洼洼里,几乎没有什么果实,开不争春,败不悲秋,留给世界一股清气、一种诗境。也许它能有代表陕北这块深厚而贫瘠土地的个性,因此,在陕北人心目中一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其实,路遥又何尝不是一株朴素而刚强的山丹丹花呢!他打一睁开眼就生活在陕北这块黄颜色的贫瘠土地里,始及少年,他的文学之梦就在名叫《山花》的县级文学小报上展开翅膀,而后越飞越高,翱翔于蓝天白云之上。无形的命运之绳把路遥和黄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他生于斯,死后又复归于这块生长着山丹丹的土地……
在许多读者心目中,路遥是人生历程的一个役夫,精神上的苦行僧。不然,他怎会用“路遥”的意象起一个笔名,而后来这个名字又成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人们还会想到他的横空出世,就是为思考而生,为吃苦而生,仿佛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一样。因此,路遥至少应具有这样的形象:一副结实而硬朗的身体,一个深沉而睿智的头颅,一双明亮而犀利的眼睛,一种永不疲倦的生命精神,同时也必须是一尊至纯至美的理想主义者的化身……
其实,这样的要求未免有些苛刻。他在世时,由于长年的伏案创作,加之身体得不到很好的调理。他显得要比实际年龄大一些。他的生活也十分随意、拖沓。如果走在大街上,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穿着简朴的汉子,就是令无数读者着迷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的作者。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路遥,又和读者心目中的“路遥”基本相吻合。我们一旦沿着他的生命轨迹,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发现那里如此绚丽和灿烂……
陕北是块刚健、硬朗的土地,陕北也是块梦幻者的土地。那漫无边际的黄褐色土地宛若波澜壮阔的海洋,每时每刻都孕育着新的生命和新的向往。五百年前,李自成的一杆“闯王”旗搅翻了明王朝;五百年后,无数仁志士为共和国的诞生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就在这块土地上,也诞生了文学大师柳青和著名作家路遥。
路遥原籍陕北清涧县,他出生在小小山旮旯的一个农民家庭,有七个弟妹。八岁时,父亲无力扶养众多的儿女,只好把聪明、机灵的他过继给延川的伯父为儿。后来,成了名的路遥回忆说,父亲一大早就把他叫起,他怀揣着母亲准备好的干粮,整整走了一天,翻了一百多里山路,才从清涧县的王家沟走到延川县郭家沟的伯父家。当然,跟在父亲屁股后面的小路遥,绝不会想到今日这一百多里的山路,竟是自己艰难人生之路的真正起步。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他要从郭家沟走向县城、延安、省城,乃至全中国……
家道的贫寒,志向的远大,激起他无穷无尽的想象欲和求知欲,激发起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路遥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深情地回忆到,读县中学时,食不果腹的他听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在太空翱翔时,兴奋得彻夜难眠。他站在县中学空旷的大院里,遥望夜空里如织的繁星,心想哪一颗是属于我的?……后来,在创作中篇小说《人生》,给主人公起名字时,他的第一感觉就是“高加林”三个字。
特殊地域、特殊年代的农民儿子,自卑与自傲、鄙俗与卓越集于一身,这种潜藏于骨髓的农业情结影响着他的整个一生。以致于在后来的文学创作中,作品主人公命运的设计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走入一种模式,即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不懈地追求与奋斗!
文学是愚人的营生。对于在黄土地上长大的路遥来说,他有的是毅志,有的是精力,也有的是饥饿。他要以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柳青、杜鹏程为榜样,走自己的路。他把王卫国的原名搁置在一边,起了一个十分富有诗意和联想的名字。我们可以从中猜度出他少年发奋的决心。于是,当别人热衷于“闹革命”的时候,他却躲在图书馆和资料室一角,如痴如醉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和大量知识杂志。等到走出延安大学的校门时,他已经换得一副度数很高的近视眼镜……
比起那些“高产”的作家来说,路遥的作品的确比较少,而且写得那么艰辛,那么缓慢。然而,他是用生命的鲜血在白纸上面画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啊!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深入思考的结晶,每一部作品都是人生精神的超越。怪不得许多人总把作品中的主人公当作自己的理想寄托和精神追求!每次读罢他的作品,掩卷而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往往就会幻化出这样一组镜头:烈日当头的黄土高坡,一个庄稼汉,浑身被骄阳晒得黝黑,嘴角干裂;他正挥鞭犁地,朝我们坚实地走来,身后留下一垄垄新翻的麦地……
在路遥生前的文字中,记录他创作的是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这部六万字的随笔,是路遥思想的提炼,创作情感的真实流露。“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无意识的文字排列里暗寓着什么,似乎他必然是个悲剧性的人物,生命历程要比别人短一半的距离?……然而,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路遥是累死的,他把自己当作精神祭坛上洁白的羔羊,用自己生命热血浸濡古老而厚重的土地。终有一日,那洒在黄土地上殷红的鲜血,终会激荡起高原上不朽的灵魂!
《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还有一段记录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的细节。为了准备资料和背景材料,路遥曾在图书馆里猫了一年的时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作了几十万字的笔记,以致于手指磨出了老茧。在动手创作的时候,他为了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背着行囊来到陕北的一家小煤矿招待所。当时,煤矿放了春节假,简陋的招待所里只有他一个客人。他一边啃着难咽的干馍,一边还要抵抗上下飞窜的耗子们。我曾做过一些设想,在那个大年三十的晚上,一边是爆竹声声,万家团圆,一边是鼠语窃窃,形影孤单。这时的路遥又当作何感想呢?他不想念远在西安的妻女么?不是。他不想过温馨而舒适的生活么?自然也不是。因为他深知人的生命有限,他要把一切都投入到所衷情的事业中……
路遥恪守着陕北农民特有的传统品格,在城市化的道路中,他比别人更敏锐,更痛苦,也更深刻。正因为如此,他从不愿意张扬自己的私人生活。譬如,他有一些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行为。他经常在省作协外面的马路的小饭摊上早一顿、晚一顿、饥一顿、饱一顿。就是得了肝炎的几年中,他也是偷偷摸摸地辗转找民间医生,而不愿公开上医院。
史铁生曾说人命若琴弦,对于作家路遥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路遥一生都在塑造理想世界,但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生命竟以悲剧而结束。
记得,我最后一次看望他的时候,是在西京医院肝病治疗中心。院方照顾他,专门给他设了一间特殊病房。那时的他,跟夏天回延安养病时的情形简直是判若两人。他已经又瘦又小,满脸焦黑,在病床上蜷曲着。我感觉颤栗而恐怖,感到他像一堆燃过了旺火的焦炭。好在,他虽身染沉疴,头脑却很清晰。我们交谈了一会儿,他目光突然盯住窗子看。我顺着他的目光瞅过去,原来是几只小麻雀在树林吱吱喳喳地叫着、跳跃着。看来久卧病榻的路遥多么渴望外面精彩的世界啊!
当时,我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他的病室,但万万没想到仅仅隔了四天,路遥那根绷得太紧太紧的生命之弦终于断了,一颗光芒耀眼的行星,划过时间的河流,消逝在繁星如织的天空中。就这样,英年的路遥匆匆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个人生!
路遥的逝世,对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来说是个晴天霹雳。在当代陕北人的心目中,他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于是,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他的灵柩在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时又终于重返故土,葬到母校延安大学的文汇山上。人们还给他修建了一个环境优美的陵园,植上常青的松柏,让他那飘泊而思索的灵魂永远安息在母亲的怀抱里……
天空瓦蓝如海,黄土地满满溢溢。麻雀们在兰蕙园里嬉戏,给晨光中的校园增添了几多生机。生命如流水,万物在成长。我感受到土地的厚实、天空的博大。
岁月需要反复咀嚼才有滋味,阅读路遥是件崇高而有责任的事。我越来越感到,无论我流浪到何处,我的心永远贴着这片生长着山丹丹的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