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分享】不要再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了!

【学员分享】不要再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了!

2017-03-13    17'44''

主播: 爱与幸福菁京老师

1114 44

介绍:
【学员分享】不要再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了! 文:镜子群杜汶娟 点评:菁京老师 菁京老师前言: 前段时间在群里读到镜子群杜汶娟的分享,很有感触,最近在辅导学员时遇到学员因原生家庭造成的伤害而非常痛苦,无法走出来,埋怨父母对她不好,埋怨老公对她不好,学了很久都走不出来。走不出来一般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你的内心力量不够强大,这需要坚持做七字真言,让自己慢慢拥有力量,从伤痛中爬起来; 另一种是自己非常想得到关爱但潜意识中又不愿意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不愿意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不愿意做正确的事,她为自己找到了索爱的“正当”理由,为自己找到了原谅自己的借口,希望大家都看到她的伤痛而去多一些关爱她、满足她,用这种伤痛来安慰自己,实际上这就是一种索爱。 这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索爱,就像小孩子摔了跤之后不愿意爬起来而趴在地上大哭一样:我摔疼了,妈妈你就应该来安慰我,我都受伤,你们还不来关心我一下吗? 今日推荐的汶娟的分享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感谢汶娟把自己摔跤后如何自己爬起来获得更多的爱的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让我们看到原生家庭虽然给了我们伤痛,只要我们愿意斩断链条,早点让自己拥有爱的能力,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我们的! 借汶娟的分享,我今天在点评中也将原生家庭带给我们哪些伤痛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今天爬楼时听到明媚姐说:“很多人说自己缺爱,谁是在自己需要的爱中长大的?不要再给自己找理由和借口了!”听到这话,我不再有往日的受伤感,反而认为媚姐的话句句朴实,揭露了真相、直指人心! 一路走来,我的思维一直禁锢在一个怪圈里:我想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疼爱我的丈夫,阳光快乐的儿子,我愿意引领家庭走向幸福,有多苦多难我都不怕,我信誓旦旦,貌似感天泣地。但是(有“但是”前面的白说),我真的走不动,老公缺爱他不配合,孩子缺爱折腾父母,我也认为我缺爱,是我的原生家庭造就的,我没有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我没有爱如何给别人?我以此给自己的不成长找了一个合适的借口(我不知道这是借口)。 我认为家里的现状让我无能为力,我没有能量让家庭温暖,如果老公能配合一点,孩子能听话一点,我会有信心去面对,可是事与愿违,因此常常将我不够温暖的原因归罪于别人,还为自己的“真的不是不想改”找出证据,是老公他和别人家不一样,他问题好大,我好受伤、好无力,我想博得家人们的同情,为自己的不成长戴一顶合适的帽子,从而将自己的不愿改变隐藏起来,我每天盯着别人改自己,典型的披着改自己的外衣改别人。这样的日子里,我在不断反复、纠结、和偶尔内观中混沌度过。 有时,看到群里家人成长了,我就认为别人的问题没那么严重,别人家的矛盾没有我家大(又为自己不愿改变找借口)。看到撒娇作业了,又认为自己夫妻和亲子关系不到,那是下一阶段的事(脑大与心)。我得先修复夫妻关系,总在为自己不成长找借口。我把我走不动、前进不了,归罪于别人让我没有能量往前走。我想告诉所有人,证实给大家:不是我不改,是事情真的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家的属于个案。我多么在意别人的评价啊!于是乎,我的种种借口也让我很难接纳家人。 菁京老师点评: 我们在习学爱与幸福理论的过程中会引导家人去回看自己的原生家庭,去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问题根源在哪里,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问题来源,让他们清晰地了解真实的自己,更好地帮助自己找到自己核心问题和改变方向。但有些家人像汶娟一样,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借口,把责任推卸给父母和家人,没有勇气去勇敢的面对自己的问题,去拯救自己。 看清楚原生家庭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见自己,让我们原有的迷茫和恐惧得到缓解,让我们知道了过去的经历是如何造成的。我们任何人的行为是有轨迹可循的,以前每当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指挥着我们做出的选择,有时认为自己是靠运气,有时听从别人的建议,一旦选择错了,就会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或者自认倒霉。其实,很多选择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除非被人包办思想。我们为什么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是我们的潜意识指挥我们去做选择的,如果让你重新再选择一次,很可能你还是这样的选择。所有的责任在自己身上,不在别人身上,所以我们需要改变的永远是自己。 父母如果没有真爱的能力,他们会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两种:高自尊、低自尊。我们分析自己的原生家庭就是要看清楚自己是哪一种人。这两种人的处事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低自尊的人: 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比较大,比如:父母关系不好、父母脾气暴躁、父母打骂孩子、父母高要求高期望孩子、父母不认可孩子、父母不尊重孩子等等,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对自己不认可、没自信等等,低自尊的人往往是内心没有力量的人,是非常渴望得到爱,但又不相信别人的爱的人。 高自尊的人: 原生家庭围着孩子转,过度满足孩子,包办孩子思想和生活,过度表扬孩子,让孩子自私,感受不到别人,以自己的感受和标准要求别人来满足。看起来好像很自信,实际上往往是被表扬过多,为了被表扬而努力,上进不自信等等。 低自尊和高自尊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一个截然不同的感受: 低自尊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总是不认可自己,别人一句话都会伤害到他,内心极其脆弱,每天生活在自责自己做的不够好和指责别人没有认可他两种状态下;付出多但要回报,别人没有给回报就无限的索爱和抱怨; 高自尊的人总是觉得别人不好,别人没有照顾到他的需求和感受,别人没有按照他的标准去做,没有感受别人的能力,生活中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为别人付出,希望别人都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对于低自尊的人,我们需要修行对自己的认可,修行付出不求回报,修行相信别人的能力; 对于高自尊的人需要修行感知别人的能力,需要修行付出爱的能力,需要修行内观的能力。 而低自尊和高自尊的人又有两面性: 低自尊的人在外面低自尊,在外面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在意别人的评价,违心的压抑自己迎合别人,回到家里把内心的压抑宣泄在家里,变成高自尊来要求家人对自己认可,凡是遇到家人指出他的问题时,他都认为这不是他的问题,埋怨别人对他高要求高期望。 高自尊的人在家高自尊,在外也高自尊,总是认为自己对,但因为从小被围着转,被过度夸坏了,自己被架高了下不来了。为了得到别人更多的夸奖不再敢暴露真实的自己,把自己端装起来,也会在意别人的评价,也有低自尊的表现,为了面子活得很累; 本文中的杜汶娟就是属于低自尊的人,在外面低自尊,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家里高自尊,极其索爱,想要讨回认可,尤其接受不了家人对自己的不认可。一遇到问题,就为自己的伤痛找到了一个理由—--原生家庭造成的,结果很长时间躺在这个理由上拒绝面对自己的问题,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 我们很少有人童年是在真爱的环境中成长,每个人都缺爱,大家都缺,可是为什么有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了温暖有爱的人,而很多人却还在责怪父母没有给予自己的需要,眼光还是停留在归罪于别人?梳理到了这里,我再次看到了自己的问题,缺爱一直是我的理由和借口,它一直在潜意识里阻碍着我的成长,让我自我消耗能量。 菁京老师点评: 分析原生家庭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是缺爱,我们也要看到父母他们给不了我们,家人可能也给不了我们,只有我们自己通过修行来拥有爱的能力,让自己有能力产生爱,成为家中的小太阳。 另外,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原生家庭带给我们伤害时,也会带给我们另一种东西,比如:自我奋斗、自我保护等等,我们已经成人,我们不能再责怪父母,我们需要的是自我成长,让自己拥有爱,然后去反哺父母,用爱滋养父母。 主动切断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最佳捷径就是做好“七字真言”!行动!行动!再行动! 直到有一天,媚姐让我交撒娇作业,我还想解释:我也想做小女人,老公他不配合,家里气氛很糟糕,我还不到那个阶段。但是因为撒娇群是因我的问题而建起,自己说什么也应该去配合交几次作业,于是就硬着头皮去做。起初纠结、没时机、没环境、想放弃、怕拒绝、放不下身段等等,各种借口又出现在我的念头,我想到媚姐说的话:低下头就是抬高自己;不是不会做,是不愿意。我捕捉到自己的起心动念,这么多年,我凡事不想求人,还是女汉子思维,我还是要脸不要心,这才是我的核心问题,我必须突破自己这个居高临下的冷! 于是,我开始营造轻松的对话和互动环境,终于有机会向老公撒娇成功!我担心被拒绝、难堪的结果并不是事实,都是我不敢突破自己用潜意识来吓唬自己的,看来阻止我不够温暖的不是老公,是我自己的不愿意。后来,多次的撒娇推翻了我以前的思维。我不是缺爱,我是缺勇气去做,我本身就有爱,只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我想用这种弱势来向老公索爱,我不敢面对失败,我害怕别人看不起,我也适应了在痛苦中成长。导致自己以种种借口为由不敢让自己幸福的是“撒娇”,“撒娇”唤醒了我内在的爱,我感觉自己有了温度,自己温暖了,感觉到老公也温暖了! 每个人都有爱,就看你是否愿意给,当你去温暖别人时,自己已经成为了爱! 菁京老师点评: 感谢汶娟的分享,她用自己的行动再一次告诉我们,行动才是改变的关键。原本我们是有爱的,我们需要的不是抱怨,是用行动来唤醒我们身体里面的爱! 在我们改变初期时,因我们的信念不坚定,因我们的内心恐惧,因我们的不适应、因我们的关系恶劣等等,我们的内心是极其抗拒改变的,但脑子告诉我们爱与幸福理论是对的,我懂但做不到。这时就是你最需要突破的时候了,只有行动才能找到突破点! 当我们的心没到的时候,先行动,用行动带动心的改变。正像汶娟行动后领悟到的一样,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不愿去做,是我们内心是否有力量、有勇气去做! 我们在做之前还有很多害怕,担心家人的反应不是我们需要的。 (因字数限制,以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