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铁都以数千公里的速度在全国延伸,打通东西南北的稠密城镇,拉近远方与故乡的体感距离。相比之下,那些速度不足高铁五分之一的绿皮火车,仿佛游离在历史的进程之外,独自穿行于人口稀薄的深山腹地。
不过对于沿途生活的村民、学子及打工者而言,这趟驶自上个世纪的“特慢列车”,依然是他们出行时最优的、甚至唯一的选择。
丨 行驶在雪原上的7006次普速列车。
火车上的美食哲学
7005次列车的乘务员形容这是一趟“公交火车”:票价最低1元,12小时的旅程间隔着30余个站点,近一半都不会在12306上显示。
乘客大多是沿线乡镇的居民,还没养成手机购票的习惯。他们通常掐点来到站台,像等公交车一样等待火车,登车后再从乘务员处买一张没有座位号的车票。那些反复搭乘的旅客,甚至对发车时间改了几回都如数家珍。
丨 4岁的雨欣 (音)向隔壁车厢张望,她和妈妈刚离开黄陵县的奶奶家,一起坐火车回蒲城的家。
上车后,26岁的胡换换从满满一袋零食中挑出几样摆在桌上,奶茶的香甜飘到了三、四个床位之外。这些零嘴将陪她渡过接近12个小时的旅程,直到在终点西安站与男友重逢。
临近中午,乘务员推着食品车穿行而过,偶尔得到几位乘客的垂询。在大部分精打细算的旅客眼中,自带的桶装泡面才是火车上不可撼动的头牌。滚烫的热水落下,调料包的香气腾空而起,撩拨着车厢内每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华田园胃。
丨 可以使用二维码支付的餐车。
而在火车老饕的眼中,每一碗泡面都值得认真对待,配花生、配香肠、配啤酒,丰俭由人。不过,只有将叉子利落固定在碗盖与碗沿之间的,才是生活的行家。
丨 食物摆满了一桌的旅客。
丨另一车厢的大爷用自带的饭盒吃方便面,清汤寡水,没有佐料。
陕西口音的大爷把套着塑料袋的大布包紧紧贴着身体,放在靠窗座位的最内侧,里头装着出门前包好的家乡油糕,软和滚烫,准备捎给省城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