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支
我就认真学习,怎么了?
前几天,一条热搜引起了很多讨论——“考研女生走廊上头插灯管学习”。
而下面不乏有一些刺眼的评论:
“怎么这么卷啊?”
“卷!卷死人吧!”
对此,我只想说:“就认真学习,怎么了?”
好像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认真当成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当初的我也是这样的。
刚刚进入大学时课程不是很多,喜欢看书又闲不住的我就时不时地往图书馆里跑。
当时也没有想很多,只是单纯地喜欢图书馆的幽静。
总感觉在这里有一种浓浓的归属感,让人很安心。
直到有一天我从图书馆回到宿舍,正准备掏出钥匙开门的时候,就听见舍友议论的声音。
突然,我听到了我的名字。
好奇与迟疑瞬间占据了我,我屏住呼吸,放下了刚刚拿住钥匙的手,想听她们会在背后说我什么。
结果,听清的那一刹那,我就有落荒而逃的冲动。
“天天看她往图书馆里跑,累不累啊?”
“就是,才大一就这么卷了,真是不想和她一个寝室,看着就心里烦”
“想必她高中就这么努力吧,怎么会考到我们这里,不会这里有问题吧哈哈哈”
她们的放肆大笑,她们随随便便吐出的一句话,却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地割着我的每一寸肌肤。
我的脸一下就变得通红,头低得很低,感觉此时的我,就像一个罪人。
一个永不抬头,永不见光的罪人。
从那以后,我不再去图书馆。
我只是像她们一样整天窝在宿舍里,追剧、看小说、打游戏......
我以为我会很快乐,很轻松,自由地融入这个圈子,不用再顾虑什么。
可是,为什么在一次次地大笑里,我还是会感觉莫名的失落与惆怅呢?
我总感觉,自己不属于这里。
相反,我很怀念。
怀念下午看书时抬头望向窗外夕阳时的惬意。
怀念一个人走回宿舍的路上浮想联翩的那一抹笑意。
怀念微风拂面,徜徉于新鲜空气时的解脱.....
怀念曾经那个无拘无束、纯粹而又真实的自己。
不久,看到了一段关于董卿的采访时,我才真正明白了什么。
她说:“我做了朗读者之后,很多作家遇见我会说,董卿谢谢你,你在电视屏幕上为文学留出了一片天地。
但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在准备这次节目当中,无数次在心底说‘谢谢你们,所有用命在写字的人,这些文字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光。’而如何将这道光,照亮在更多人的头顶,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这不就是幼年的我就种下的一颗种子吗?
成为一名优秀的媒体人,通过文字的力量传递美好与温暖。
而现在的我,仿佛就是井底之蛙,随波逐流,注定是会灰飞烟灭的。
其实,太把别人当回事,就是不尊重自己。
活着,而不撒谎,当是人生的大境界。
有一句很喜欢的话。
“我们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我们曼妙风姿里,就是生命;我们轻盈飞过处,就是天空”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坚持,最终会换来蓄势待发的积累。
看似不走捷径,最终却能比别人先到达彼岸;本来不求回报,却往往能收获别人梦寐以求的成果。
认真,从来并不是羞耻的同义词,而是惊艳的代名词。
我们常常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停下前进的脚步,却又在不尽人意的结果里责备他们。
殊不知,真正的人生,从来只属于自己。
当你每天早起坚持晨跑,当你每天抽出时间看看实事新闻,当你每天睡前平静下来反思梳理今天的言行举止......
你也许会发现,曾经羡慕别人的一切,都会一点一滴地回馈在你身上。
虽然可能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生活中总有一些“聪明人”,总是会为自己绕开漫长的奋斗过程迅速成功而沾沾自喜。
殊不知,真正的聪明人都在暗暗地用着“笨办法”。
因为越是优秀的人,越是知道通向成功的路,少不了汗水,更少不了眼泪。
还记得高中政治课本上关于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辩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走过的路,洒下的汗,都是你认真坚持的印记。
“这个世界最怕你认真,认真你就赢了”
不急躁不浮华,认真专注,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往上走,这样的努力,真正值得被尊重。
当你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的那一刻起,会发现,原来重视的一切,都已经不那么重要。
认真的人生,从来都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