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名称:我们都在假装热爱生活-NJ茉药
主播:茉药
文稿:茉药
音乐:小半—陈粒
短介绍:
在最最不堪的外部刺激下,我们才能毫无遮掩、无法逃避地看见自己所有最为真实的感受、反应和选择。这种时刻,我们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热爱生活。
正文: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又是一年夏末秋初,又是一季心情更换,分别良久,亲爱的你,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否 一切安好?我是茉药,很高兴,再次与你相遇。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2017年8月21日,我27岁的生日。不知道电波那端的你一般都是如何庆祝自己的生日的?是与好友一起吃顿好的?还是与家人共度温馨时光?抑或当作最平常的一天,安安静静地独自度过?我有一个特别的习惯,从十八岁起,每年生日我都会写一篇日记,记录下当时的感受,到如今已是第九个年头了。前几日,我将这些年来的生日日记整理回顾了一番,真不得不感念当初心血来潮的一个念想,还有这些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让我可以在此刻心平气和地与曾经自己坐在一起,回顾那一串来时的脚印,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成长。而在今日,我依然想用这样的方式,记录当下的自己,同时也分享给有缘,愿我这些感悟能播撒下温良的种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无数次我信誓旦旦地告诉别人,我想生活的本质就是一个游乐园,当我们出生时,造物主就将我们一生的时光变成一把钞票塞进我们的手里,用来让我们换取游乐场里不同设施的体验。所以这场游戏的终极目标,就是用有限的时光,尽可能多的创造不同的生命体验。不知道,我这一套理论,是否曾打动过其他人,是否在他们的心里引起些许共鸣,而我也在一路还算顺风顺水的生命轨迹中,大言不惭地吹嘘着自己那看似洒脱的人生价值论。而直到近些年,经历了一些事一些人,我才突然发现,自己其实从来没有真正彻底地热爱过生活。
还记得初中课文里,张晓风有一篇文章,叫做《敬畏生命》,讲述了她一次偶然间体悟到生命盛大的经历。那一日,她坐在湖畔,某种植物的种子,像一个个降落伞伞兵一样,随着春风飞舞在天地间,去往更开阔的领域,将从母体带来的磅礴的生命力发展延续下去。这让她一时之间即震撼又感动,就此写下了这篇文字,用她的原话说:“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当年,小小的我,生活在干净纯粹的阳光下,承受着父母无声的爱护,几乎没有烦恼,当看到这样的文字,真真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就被点燃,满心满意地接受着作家传递出的感受与心情,于是内心的阳光又更明亮一些。而这样被打动被洗礼的经历,在我成长的路上不胜枚举,于是,不知不觉中,生命在我心里的模样,是那么的美好、正向而又不切实际。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吸引力法则,一路走来,哪怕后来听过越来越多的故事,我的心却似乎永远只关注那条明亮光明的主线,那些成功逆袭的happy ending,却自动忽略轻视了所有关于人生复杂面的提醒。
于是,像很多少不更事的温室花朵一样,我天真地以为这个世界的运转仅仅遵循着某些简单的法则,比如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比如付出真心就能换来真心,以为心存善意就能获得温柔相待,以为每个人的心底都有可以唤起的纯良。于是,我坚信自己对生活抱着最热忱的爱,就像每天都会升起的闪耀的太阳一样,经久不衰,始终明亮地存在于心底。而光我自己热爱还不够,我还要作为爱的传播者,用文字,用声音,用一切一切的机会,去诉说自己的理念,企图去影响更多的人。我是那么那么的确信,我全心全意的爱着生活,盼望着它带给我的所有体验,可直到最近,我才惊觉,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是那个故事里面逢人便夸口自己喜欢龙的叶公,这份自以为笃定的热爱,不过是基于内心幻相的肤浅罢了。
然而,在真正经历生活之前,我们哪里了解生活?又何谈热爱生活呢?我们热爱的,只不过是生活美好的部分,甚至是被格外美化的部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于是我们热爱生活;一路坦途,康庄大道,于是我们热爱生活;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于是我们热爱生活;我们热爱生活里的欢声笑语、甜美幸福,热爱每一朵开放的玫瑰,热爱每一次的万里无云,热爱生活的真善美,却忘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啊。有晴空就有乌云,有玫瑰就有荆棘,有幸运就有不幸,有善良就有邪恶,有顺利就有坎坷,而如果我们只热爱生活里局部的美好,又怎能标榜自己热爱生活本身呢?当生活赐给我们美好的体验时,我们就吹着号角,满心满意地为此雀跃,以为自己正在虔诚地体验着生活的丰盈,而当生活看似无情地给我们一巴掌一段灰暗教训时,却一下子偃旗息鼓,精神萎靡,甚至怨天尤人起来,全然忘记了,这也是生命体验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往往这一部分才是真正让我们成长和领悟生命真谛的经历。因为,顺利的时候,我们常常忘乎所以,只有真正遭遇到坎坷,我们才能看见自己,在最最不堪的外部刺激下,我们才能毫无遮掩、无法逃避地看见自己所有最为真实的感受、反应和选择。
而这份对于生活的片面的热爱,也常常发生在我们对于其他人或物上。比如,我们爱一个人,往往最初只是被他的优点吸引,而后用自己的扩大想象反复美化,虚拟出一个自己满意的对象,从而产生了片面的喜爱。可正如生活的多面性,人也是多面和复杂的,有你喜欢的,自然也会有你不喜欢的,当我们因为自己喜欢的部分选择了一个人,如何与他身上自己不喜欢的部分相处,便成为了这段关系里我们需要完成的功课,可惜我们往往选择了改变对方而非接受对方的解题思路,从此彼此的“不喜欢”在不断的被强化,最终消磨掉了我们最初在一起的那份相互喜欢的情意。而往往直到最后,关系分崩离析的时刻,彼此还在怨恨对方的不肯妥协,早已忘记,我们应该爱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喜好投射在对方身上的样子。在这个誓言就像笑话的时代里,大家调笑说,正是因为我们不可能做到,所以结婚的时候才让我们对上帝发誓。是啊,如果我们只是在关系里面爱上自己喜好的东西,随着时间流逝,随着世事变迁,那些对方身上我们喜欢的部分可能会消失变化,同时,我们自己的喜好很有可能也发生变化,那打破誓言似乎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却不知道,问题根源在于,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明白关系的意义,也并未真正的走进关系,我们不过日复一日与自己的喜好厌恶在对方身上投射出来的实相相处,又如何可能获得真正完满的结局呢?
这种片面的爱,不仅常常出现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甚至出现在我们与自身的关系中。而其实,很多情况下,处理不好与自己的关系是我们无力处理与外界关系的病原所在。近些年一直流行的,成为更好的自己,被越来越多的人奉为人生终极目标,我也和大多数上进青年一样,也企图为这句话奋斗终身,可走着走着却发现,也许根本没有什么更好的自己。那个集合自己所有喜好的模范形象,反而成为了我们成就自己的最大的障碍。成为更好的自己,出发点就是对当下自我的全部或局部的否定,可我们并没有想明白,自己不是简单的一组优缺点的集合,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每一条自己身上的特性,都是一个事实,都不该被用好坏优劣去打分评判,我们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别人,更不该带着有色眼角看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是好的,想要变得更好也是好的,但如果我们都无法面对真实的自己、接受自己的全部,那么一味地活在所谓“更好的自己”的阴影下,就成为了一场迷失起点去追逐终点的闹剧,最终往往是到不了梦想的远方的。而这种错位的追求,到不了终点也许不是伤害最大的,真正伤害我们的是这追逐假象的过程。因为我们始终活在跟当下自我的斗争之中,没有妥协和理解,只有时时刻刻的不满意不满足,而这种态度往往会像水溢出一样蔓延到我们的整个生活。我们对更好伴侣、更好人生的盲目苛求,都是追逐更好自己的另一种表象。于是,终其一生,从内而外,我们都活成了佛祖警戒的颠倒梦想。也许,这份执着,该被放下了。
距离上一期节目,竟然快有两年的时间了,两年时光一晃而过,却也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事,让我产生了今天所有的思考和感悟,让我经历了考验、反思而后重整自己对于生活、对于他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地再次上路。这个过程,就像是踱步走过一座横亘在悬崖两端的独木桥,从认知的这端到那端,明明还是自己,却又与曾经隔着再也回不去的距离。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依然可以甚至更加真诚地说,生活,我是那么的热爱你,而你带给我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好啦,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在此也愿亲爱的你,能与真实自己,相携相伴,走出丰盈的一生。我是茉药,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