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诞生以来,是靠香延续至今的,所以,自古有香火传承的说法。
香在传统文化中,有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
食是人类的肉体物质支撑,香是人类的心灵精神支撑,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食物,生命就会静止;离开了香气,心灵就会迷茫。
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如果闻不到香气,闻到的总是邪气、阴气、怨气等,一定会出问题。
所以,人要烧香,家要续香,国要祭香(祭祀)。这都是在驱赶邪气,加持正气,长此以往,人的身心和周围环境便充满了香气。
香气是分三六九等的,什么样的香气最符合自然法则,最高贵纯洁,令人心向往之呢?
在古代,香的作用与酒一样,都是祭祀祈福、沟通精神情感的。
表面上看,是用香和酒来祭天,实际上是用气和味来沟通。香料燃上,酒器斟满,香气四溢,飘荡升空,祭祀方可开始。神闻到了人间的味道,感化显灵,雨露众生。
其实,今天来看,无论是烧香还是祭酒,表达的都是心愿。人,神永远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是相互看不到真身的,一旦看到了真身,就是幻觉,就麻烦了,可能会有凶灾。
老百姓认为:邪气、阴气、怨气等,都不是正气,都是不吉利的,天神不喜欢的,这些气是不能升到天堂的,只有下地狱。天堂只接受正气,即有清香之气的灵魂。
因此,清香是天堂和人间都喜欢的一种贵气和雅气,是品级最高的香气,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香和人间最正道的香。
“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清香压九州,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以及“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等,这是历代文人骚客对清香的赞美。
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中国的国酒——白酒,居然用香型来区分和评判,划分出了浓、清、酱等12种香型风格,这在全世界真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和创意。
这种大智慧,真的让人佩服和赞叹。没有什么比用香气来描述中国白酒——这种人间魔水,更有灵性,更有内涵,更形神兼备了。
6000年前,中国最早的酒诞生在山西杏花村。诞生之初,就散发着一种天然的香气和魔力。
随着杏花村酒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甚至成为了六个朝代的御酒。参与的祭祀庆典活动越来越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等无所不包,酒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把酒当成了神,这可能是中国酒神(也叫酒星)的由来。
为了与天神对话,杏花村人把酒神设计成了具有五感六觉的神之魅,来接近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以期平等相处。
如何接近天神呢?
首先满足天神的五感——即尊重感、高贵感、安全感、舒适感、愉悦感;在五感中,杏花村酒做得最拿手的是舒适感,就是爽,爽到未饮口生津,饮后赛神仙。
其次满足天神的六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知觉。在六觉中,杏花村酒做得最拿手的有两项:嗅觉和味觉,具有天然的花香味和果香味,清字当头,一清到底,达到香味两奇绝的程度。
以五感六觉的完美酒神之内涵和形象,来表达对天的敬畏,对地的敬守,对人的敬重,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众所周知,从古到今,祭祀庆典之礼的选择都是非常讲究的,称为吉礼。庆典吉礼无不讲究干净、新鲜、稀贵、味美等。非“纯、净、新、美”不能表达对神祖或来客的敬意。而酒是重大庆典活动的重要吉礼,能上通下行,传情达意,因此,比一般的礼品更讲究。
据史志记载,黄土高原的河东区(今山西境内)一直流传闻香识酒和闻香识人的说法,坚守本真、道义、守信的文化信仰。当地老百姓认为:本真乃天地大道。酒是一粒粮食羽化升仙的过程,是风土人情的产物。酒性即人性,酒品即人品。酒的香味的最高境界是与大自然的气息相通相融,讲究天然本真,讲究“酒地道,香地道,味地道,人地道”。
老百姓相信,神的智慧是无边的,闻香可判断出酒体风格和地方风土的优劣。香味清新纯净,自然生香,则为上等酒,酿酒之地民风淳朴,美不胜收;香味浓艳刺烈,怪异复杂,则为下等酒,酿酒之地民风刁钻,穷山恶水。可见,酒的香味不仅与地理环境有关,还有民风是否淳朴本真有关。
关于山西杏花村汾酒具有花香味的说法,有一个典故是最有说服力的。
据《汾酒曲》记载,“申明亭畔新淘井,水重依稀亚蟹黄”。注解说:山西申明亭井水甘洌绝佳,是酿造清香汾酒的最佳之选,“以之酿酒,斤两独重”。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亲笔为申明亭题写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悬于井亭之上,至今犹在。
其实,寻遍华夏大地的制酒秘籍,不难发现,在中国酒的所有香味中,只有清香型酒,最接近酒香本天成的工艺特点,其香味风格具有淡淡的果香味和花香味,自然生香,干净纯正,没有任何人为因素,没有任何杂味异味。清香型酒骨子里有自性三宝: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而越来越多的史料考证也显示,清香是中国酒所有香型的源头,被称为母体香,尤其在当代成就了中国白酒香型的百花齐放。清香也因工艺精湛、历史悠久、品味清雅、品级高贵、品格高尚,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味道,赢得了东方品格,地球味道的美誉。
如是,说清香为天下第一香和国酒母体香,可谓名副其实,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