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女人·十三城之武汉》
~~~~一訸一舍旗袍文化之品牌故事
来深圳已经二十年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海潮般地聚集到了这个国际大都市,土地越来越少,人口越来越多,全世界的饮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全世界的时装都可以在这里秀,全世界的高科技也都可以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变化,在我的内心深处,永远抹不去的是乡音,喜欢武汉的饮食文化,这是深入骨髓,永远改不了的,从小就有公主梦的我,永远都会喜欢三层的花裙和漂亮的衣服,还有穿着漂亮衣服的布娃娃,喜欢自己在校服上绣朵花或蝴蝶,喜欢自己拿剪子裁自己喜欢的裙子,喜欢听些儿歌,幻想自己就是美丽的公主。虽然已经身为母亲了,我的初心梦还在继续,也经常带着这些美好的梦和武汉儿时朋友和家乡亲人们分享。
我记得去年过年回乡下老家,武汉的冬天还是很冷,又是过新年,随着炮竹声声,辞旧迎新,家家户户沉浸在新年新气象的气氛中,大人小孩都会穿新衣服,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多带几套新款旗袍回家穿,无论冬天夏天,我都会这样做,冬天带厚的外套,夏天带薄的纱和丝绸面料的旗袍。穿上自己设计的旗袍,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穿旗袍,好像少了点“精神鸦片”,“浑身没劲”。
新年初三的时候,邻居阿姨来我家串门,看着我穿得漂漂亮亮,我们自然谈起了穿衣打扮,阿姨平常不怎么穿漂亮的衣服,因为种点菜,卖点钱,日子就这么过来了,结过三次婚,这第三次好不容易稳定下来了,儿子们也长大结婚了,当奶奶了,已经64岁了,我怎么都没有想到她鼓起勇气和我讲: “我可以试穿一下你的旗袍吗,亚亚姑娘? ”我心里一愣,这漂亮的旗袍怎么也不可能和她挂钩的,看着她渴望的双眼,我看出阿姨内心的激动,也许想了几晚上才跟我开口的,于是很快答应她的要求,“好啊!”阿姨很快回应:“太好了,那我回家洗把脸再来试穿!”等她再来到我家,我看她非常羞涩而开心地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激动了!” 我随口说:“那我给您化化妆吧,很快的!”就这样,她随我摆弄,反正都是过年,没有多着急的事情,我给她化好妆,头发梳理好,过年她烫过头,没有打理好,我再给她喷点发胶固定好。她照了镜子,完全不是刚才穿厚棉衣那个大妈形象了,仿佛就是电影里面那样,来个大变样,过去二三十年代里的穿旗袍的将军夫人一样,也许是我夸的,也许那一件正好是她的尺寸,她很激动告诉我,快去叫我老伴来瞧瞧,外面下雨,我怕淋坏衣服。就这样,我很快叫来她老伴,她老伴也惊呆了,说:“这么好看,我们也请亚亚做一件!”可阿姨说:“这么贵重,我就穿穿,照个相给孩子们寄过去行了!”我就拍了几张,挑了最好的造型,当然是我要求的姿势,多冲出五张,她自己分配完毕,最后留一张放在她卧室墙上。当然我在试穿旗袍之前给她也拍了穿棉衣照片,前后对比真是天壤之别。
这之后,阿姨试穿旗袍的故事就这么传开了,大家也争先恐后地看她穿旗袍的照片。还有几个阿姨来我家,而且不是空手来,都带着鸡蛋啊,真正的土鸡蛋,还有她们自己做的家乡特色的手工点心,都要来试穿我自己设计的旗袍,只可惜,我已经走了,回深圳了,妈妈告诉我,她们非常渴望试穿,但最后都遗憾回家了,她还安慰她们还会回来的。
这“过年回乡下阿姨试穿旗袍”的事情,也给我内心带来的震撼,我从来没有想到一件旗袍会给邻居阿姨带来那么大的精神快乐,以至于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那种渴望美丽,渴望生活,回到初心,希望将来一切都好的那种表情和眼神。一件旗袍给她带来那么大的冲动和欢乐,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本来是我业余自娱自乐,既想穿出自己风格的衣服来,又买不起国外大品牌,价格实在昂贵奢侈,靠着我的绘画天赋,于是自己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旗袍款,圆我自己的公主梦。我仍然记得很多年前我第一次花2000元买了一件旗袍,想看看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作的,于是把旗袍拆了,最后还是没有办法缝起来的场景,从那以后下定决心要做一件旗袍开始,脑子里就是设计图纸和一针一线的场景,看到布料就有设计的图案。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我想到的是每一个女人都有渴望漂亮的内心,都有那种少女初心的渴望和期待, 这也是我历尽艰辛,创造并注册品牌的初衷: 一訸一舍。一訸来自于我的一个梦境: 我身在一个周围都是稻田祥和的环境中,有风有雨,非常和谐。醒来就想到“一訸”,因为注册不到,于是就再加“一舍”,人要“舍”才能“得”,这个品牌经历了那么多的故事,无论哪个会员顾客,都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都是带给她们美丽的外表和满足的内心,身为一个母亲,一个曾经怀揣梦想和充满憧憬来到这个国际大都市~深圳,海那边就是香港,这20年所经历的一切足以写一部电视连续剧,而我的出生地武汉一定不会落下,是我首集的出发点,这个邻居阿姨的故事是我必须要写的,因为她给我鼓励,让我继续为“唤醒女性内在美的渴望”而奋斗不息。风雨过后必是彩虹。
《一訸一舍旗袍会所创始人》
吴亚敏女士口述
朱迪老师编辑整理
9/9/2017修改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