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输得起,才会赢得到
文/杨熹文
我的性格中曾有一处明显的弱点,太想赢但又输不起。
十岁时参加学校运动会,不擅长跑步的我最后一个跑过二百米的终点线,还未下跑道便急迫地对人讲,“我今天鞋子不舒服……”
十四岁时和小我四岁的表弟打牌,表弟聪明伶俐又技高一筹,我眼见他的牌顺利出手只剩下薄薄的几张,我甩开一把烂牌,污蔑表弟“你耍赖!”
十八岁时因为一次月考成绩不理想,我撕碎卷子,趴在桌子上痛哭,哭到声音嘶哑,哭得惊动了半个班级,甚至生出从教室窗户跳下去“一了百了”的想法。
在那些年里,已经习惯旁人对我说,“这孩子好强,以后一定有出息。”却在后来的日子里感触到,“要强”是强者的共性,但输不起绝对是弱者的态度。
最怕和一种人打交道。
他们问我这样的问题,“恨死现在这份工作了,一直想换个营生,但是会不会到头来还不如现在过得好呀?”
他们也说,“我好想出国,做梦都想,但是我家境不富裕,你说我万一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养活自己怎么办……”
到头来才幡然醒悟,人生哪有那么多需要担忧的“万一”,每一道坎原来都有能跨过去的力气。如果当初直面内心,辞掉不喜欢又不擅长的工作,奔向远方,去爱真正爱的人,就算跌倒了也可以再爬起来继续走,现在的自己还会是这般疲惫吗?
那是怕输的从前,却给了你输掉的今天。
我常说,远行是我的修炼。虽然还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敢输是我最大的收获。
即便在最糟糕的时候,我也从未有过逃避、放弃抑或是终结人生的消极想法:工作丢了那就找一份更好的,爱错了就重新开始新的旅途,写的字无人看那就默默坚持,创业失败了那就重整旗鼓再次出征……
我不再是那个输不起的小孩,我长大了,并长出一些英雄的气度。在输的状态里保留赢的信念,大胆去尝试人生,输就输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心怀信念且坚持够久,我相信自己就能把输掉的东西一点点赢回来。
如果去看一看两种人的生活态度,不难发现,前一种人往往顾虑重重拖泥带水,他们瞻前顾后,极其怕输。后一种人破釜沉舟勇敢洒脱,敢输敢赢,摔倒也跌跤,但偏偏马上爬起,再一身活力地迎上去。
前一段时间,和两个久未相见的朋友联络,得知几年前这两个以厨师为梦想的男孩子,一个还在抱怨着那份当年欲辞未辞的工作,一个已经成为了高级餐厅的大厨,在热气腾腾的炉灶间给我发来满是美食气息的问候。
想起几年前认识他们的时候,我们均走在梦想的路上,一个万分纠结地问我,“我这份工作稳定薪水高,万一辞职去做厨师,失败了可怎么办呀?”
一个则爽快地辞掉不喜欢的工作去餐厅洗碗,对我说,“哈哈,等着我从洗碗工成为神厨的那一天!”
从前常以为,那些如今看起来生活平顺事业有为的人一直走运。后来才发现,很多人第一步其实就输得极惨。
生活处处是哲学。愈来愈发觉,“万一……”与“那又有什么关系!”不仅是两种心态,或许也会把你带到两种不同的人生。
年轻时最好的事是有梦想,最坏的事是有梦想但又极怕输。
但是,输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摔倒了就站起来,继续走,一直走到赢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