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鱼墩埭,位于今天靖江市城北园区杨太村,是一座富有文化沉淀的自然村落。因村中河内有一座自然形成的高墩——戏鱼墩而得名。
元朝末年,刘元为躲避战乱,从镇江丹阳迁居靖江。当时靖江还是江中沙洲,叫马驮沙。马驮沙北部有一座高高的土墩,水环四面,与潮汐相通,水中多杂鱼,刘元就选择在此定居。他闲时常到墩上垂钓,故名为戏鱼墩。
戏鱼墩风光旖旎。清初文学家、武进人金敞曾到此游赏,留下了“戏鱼墩,里中小渚,婆娑焉”的赞叹。
这支刘氏堂号“五忠堂”,迁居靖江后以刘元为始祖,由此派生出戏鱼墩刘氏。戏鱼墩刘氏瓜瓞绵绵,家族昌盛,此后陆续他迁,除了靖江外,今散居于无锡、江阴、张家港、常州等地,更有播迁海外者。其后裔中最为有名的当属江阴“刘氏三杰”——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
除了这支刘氏,靖江另一支刘姓——梓溪刘氏也与戏鱼墩关系密切。
明万历年间,靖江儒生刘文栋曾在戏鱼墩附近建秋水轩,作为读书之所。清康熙年间,刘文栋的孙子刘应峻,在戏鱼墩的东面,建有茅屋一楹,北边则建有钓台,隐居于此,“花之晨,月之夕,戟手高吟”。
为了保存这一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地名,2014年,靖江市城北园区办事处将原先的农民公园改建后,命名为戏鱼墩公园。随着园区的开发建设,戏鱼墩埭已被拆迁,所幸,戏鱼墩以及那汪河塘还在,常有刘氏后人到此寻访凭吊,发思古之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