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才-拿走了什么
昨天朋友阿卡说,自己2018年上半年什么都没干。
我很是疑惑,年初的时候不是都定下目标了吗?一件件完成不就好了。
阿卡说,不是完不成,只是每次都在最后期限完成。
01
身边有很多人和阿卡一样,事情总喜欢拖到最后一刻去完成,90%的时间用来挥霍,剩下的10%让自己忙得鸡飞狗跳。
有人说,这不叫做拖延症,而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可我想说,拖延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拖延还不自知,觉得自己是“高效率”,最后恶性循环,效率越来越低下。
上班8小时,7个小时用来发呆,剩下一个小时手忙脚乱做完当天的工作。
和朋友出去逛街,磨磨蹭蹭到约定前十分钟才出发。
上班赶地铁,十次有八次眼睁睁看着地铁开走,然后迟到被扣工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拖5分钟、10分钟、一天、两天,好像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少影响,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做想做的事情。
可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不断拖着的后果,就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焦虑,每天在掐点儿中度过,无法腾出精力去做每件事情。
02
知乎上有位博主,称自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
和那些放养式拖延的人不同,他是对感兴趣的事情坚持的很好,对那些不擅长的事情一拖再拖。
换种说法,就是逃避困难。
他喜欢打篮球,可以不用人监督就坚持一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喜欢读书,可能一个月就能看完一本,不断充实自己。
但是对于不喜欢的,则是从心底里不愿意开始。
他曾在公司负责一个市场招标项目,1月份项目资金已经批下来,财务要求在3月份之前完成立项。
可是这个项目他从来没有接触过,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便产生了逃避心理。
今天拖明天,这周拖下周,不知不觉就到了4月份。
4月底是他向采购中心报项目的最后期限,实在没办法只能赶鸭子上架,他用了2周的时间加紧完成,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应该能想象到博主在这5个月期间的心理状态。
今天想做工作,拿出电脑摆好姿势,结果一看数据就头疼,转念一想距离最后期限还早,于是拿起手机刷刷微博,一天就过去了。
明天觉得状态好,可以先学习一下,结果朋友一个电话打过来,就放下手中的任务出去放松。
他们把自己不擅长、伤脑筋的事情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往后拖。最后越拖越焦虑,越焦虑越不想干。
直到最后一刻才会懊恼为什么以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然后硬着头皮上。
有些人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放松底线,能明天做的绝不会今天开始,能拖到明年的一定不会今年着手去做。
拖延症看起来没有消耗多少体力,却一点点蚕食人们的积极性与上进心。
试想一下,一天做完的工作与花费十天做完的工作质量能一样吗?
03
拖延症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工作先放一放,待会再干也一样”
“明天才截稿,今晚加班写”
“今天不太舒服,算了,有时间再看病”……
你浪费掉的每一分钟,最后都会以另一种形式还回来。
工作一拖再拖,解决不了本质问题,还让自己陷入了“循环焦虑”;
生病就医总是在等下一个周末,最后身体抗不住,病情更严重;
感情中总是一等再等,最后错失了相处的机会。
为什么我们常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因为他们会规划自己的生活,从来不会临时抱佛脚。
同样的一件事,有人在想、有人在准备,有人已经着手开始,这也就是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辈子不长,别总说等以后了。
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去看病,身体等不起了;
等以后有精力了再去学习,能力跟不上了;
等以后有机会了再去表达爱,感情已经被磨平了。
在这个社会中,拖延就是在后退,最终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想要做一件事,就立刻、马上去做,不要让将来的你埋怨现在的自己。
所以别总说“等以后”,要说“趁现在”。
趁现在去见你想见的人,趁现在去做你想做的事,趁现在还年轻,趁这个世界还没有那么拥挤,好好把握现在,才能够不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