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半夜刷朋友圈,一位好久不更新的朋友,突然更新了一张图片,凌晨3点的饭桌上摆了满满的一大桌菜,配文是:“感觉重新活过来了。”
此前她已经连续加班22天,那天凌晨,她回到家,筋疲力竭地倒在沙发上,忽然觉得活得很累,几乎要崩溃了。
“大哭了一场,哭完了擦干眼泪,打开冰箱,看到很久之前买的菜还原封不动地放着,想着反正不做也要坏掉,就挽起手做了一顿饭。”
“吃完饭,从空空的饭碗抬起头来,感觉世界重新变得可爱了。”
一个几乎要被生活压垮的人,就这样被食物悄然治愈。
中国人对吃的执念是很强大的,食物可以果腹,可以出售,但更重要的,是食物给人的宽慰。
吃好吃的或洗手做一顿饭,看似平常,却可以带来抵抗眼前绝望的勇气。
-01-
家财万贯,不过一日三餐
最近很多人都说大晚上看《风味人间》,看得口水直流、热泪盈眶。
我想这档节目之所以迷人,是因为食物的制作者,都是寻常普通的面孔,他们风霜满面,粗手粗脚,却有着说不出的体面。
画面中每一味食物都细碎而温暖,它们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它们随处可见,却在巧手烹饪后,转而成为独一无二的味道。
总有人为了美味,穿越四季、跨越山海,只为一口鲜香。
在疲惫生活中迷失太久,终于有人替我们扒开生活的缝隙,去望一眼这蒸腾着的烟火气。
山海四季塑造了食物,而食物塑造了我们。
现代人给享受美食增添了很多繁复的仪式感,摆盘精致,色相鲜艳,但我始终觉得,最平常的厨房里,往往经营着最美味的生活。
不管家财万贯抑或一无长物,都不过一日三餐。
-02-
有些饭使你饱腹,有些饭使你快乐
《摆渡人》里陈末说:
能够坐下一起吃火锅的都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其实吃什么无所谓,身边坐着谁才是最重要的 。
每一样我们念念不忘的食物背后,都有一段我们放不下的心绪。
食物不仅使你饱腹,更是人情与回忆。与距离无关,与时间无关。
只要回到有家人围在一起的饭桌上,年龄再大的人,也依然是被珍视的小孩,我们会记取那些因由食物而起的美好记忆。
饭吃的什么不重要,因为身边是喜欢的人,食物才变得美味。
有朋友曾经跟我说,自己一个人在大城市奋斗了10 年,每次周末一个人在家做饭的时候,常常做妈妈做的红烧排骨,但怎么做,吃起来都不是妈妈的味道。
长大后,我们即使可以一个人到昂贵的餐厅吃各种山珍海味,但即使再大快朵颐,也再没有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吃饭聊天的温馨热闹了。
这也是为什么每当春节临近,我们执着地穿越大半个中国,舟车劳顿回家吃一顿年夜饭,不过是因为我们知道,好吃的饭,只有和喜欢的人一起吃,才更快乐。
-03-
尝尽了酸甜苦辣咸
才知人间真值得
有句话说:“能好好吃饭的人,就能好好活下去。”
只要还能认真享受食物,一切的痛苦、不安、颓丧就都会过去的。
等到日后再遭遇生活的难关,想起曾经被食物治愈过的时刻,就能感到一阵还能前行的温热。
生活总是酸甜苦辣咸,但被食物浸润过,才知道人间真值得。
《Unnatural》里,石原里美说:
有工夫绝望的话,还不如吃点好吃的去睡觉呢。
生活中快乐的方式有很多,为了获取难得的快乐,我们可能会花费数小时去玩几场游戏、看一部电影、听一场演唱会,来一次长距离的跑步,或跋山涉水的旅行……
但食物却可以随时获得,在离开了忙碌失控的工作生活之后,在与食物的对话里,我们获得了短暂的宁静。
又或者说,我们进行了一场短暂的逃离,逃离世俗,逃离迷惘,逃离困惑,逃离不安,在与食物的观照中,我们在雷同的生活里,辨认对方,看清自己。
兵荒马乱的人世,多么庆幸,即使被生活捶打得面目不堪,我们至少还可以被食物收留。人生再难,不过一日三餐,那些打不垮我们的,只会让我们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