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楼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7),大同知府马呈书看到大同永泰街有了鼓楼,清远街有了钟楼,那么和阳街建个什么楼子呢?遂与众人商议,何不建个太平楼呢?让大同人民永远太平安康。于是奏明皇帝,皇帝下旨御批在大同和街(大东街)的太平街口修太平楼一座。皇帝御旨刻碑存于二楼。
太平楼,系明代建筑,清代重修。上有嘉靖年皇帝谕碑。太平楼位于和阳街(大东街)中部,与北面太平街和南面李怀角相交。太平楼与钟楼、鼓楼上部相似,下部各有不同。太平楼的座洞东西平坦可以通马车,南北洞口较狭小,又因地形南高北低,南北洞内转弯不易,只能行人。过去老大同的老人们,常常拿上小板凳在此坐下聊天。太平楼上的木栏窗格,雕工玲珑剔透,登斯楼也,尽收和阳美景。
太平楼为三层建筑,上面是庑殿九脊顶,每脊均有兽头飞角,二层和三层均与钟楼相似。每层12根立根,窗棂古朴,精雕细琢,彩绘为旋子图案,艳丽而明媚。只不过是下层的东西门洞移动很大,可以通马车,而南北则细小只能走人,因为南北相对来说,只是通往的小街小巷,而东西则是和阳大街。特别指出的是,太平楼门洞周围有十二个石狮护围,每个石狮雕塑活灵活现,各有扮相,有喜笑者,有愁眉者,游人观之,趣味大增。此外,还有历代碑刻数座,北面太平街口还有一座小牌坊,上书“太平坊”二字。太平楼的特色还在于在北面太平街和南面李怀角两面都砌起砖墙,可以保护南北方面街道的居民。
马呈书乃广平(广灵县)人,嘉靖中以乡试举人,委以大同知县,才华横溢,善于断案。城内百姓申冤报案,立时判决,准确无误,人称“神君”,任满后升为大同同知(知府副职),被总督陈其学看中,上奏皇帝,后出任大同知府。马知府在任上重视城建工作,重视文教建设,修文庙,建学堂,对军队建设也很重视,常常令其将士诵读《四书》《五经》。在大同历史上一些好知府总是为大同人民办一些好事,马知府就是其中一人 ,史上留名。
经考证太平楼的东北角有一个大空场,是埋藏北魏年间八王亡乱的尸骨场。当年因为平城(大同)北面八王为了夺取中央政权互相火拼,太武帝用重兵扫平了他们的叛乱,所有兵将尸骨埋于郭城之外。就是现在太平街东。这个空场到了明代已成为了一个空场。为了吸取历史教训,为了安定,因此此街被命名为太平街,太平楼正好建于此地。
再说到了清末,大同总兵拥兵自重,建起衙门三座,一座在总镇署(现大同警备区),一座在乱衙门,一座便在太平街东,因此这里又称为参将衙门。
大平楼故事很多,当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时,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西逃至天镇时,因为天镇乃“糊糊城”,县民平时无吃无穿,一天两顿谷米面糊糊,周知县只好上吊自杀。慈禧太后来了后,看到此种情况,知道这里的知县是一个清官,于是许下了说江山稳定后,周知县的子孙可以到京城生活。如此,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也和大家一样喝糊糊吃煮山药蛋充饥而已。话说太后半饥半饱走到大同四十里铺的“兴梁”碑下,一些村民把老佛爷请进了当地的“富德店”,只是喝了一些白滚水,慈禧一心想尝尝大同的美食,也无意在这四十里铺停留太久。
慈禧八月初来到大同,过太平楼时,她立即让人停歇下来。当时知府知县一干人马跪在地上,不敢拍头,太后问:“这是什么楼?”知府乃答:“太平楼!太后道“吾乃太平也!”于是太后一干人等登上太平楼三层之上,鸟瞰大同之城,炊烟袅袅,一片祥和,便随口而说:“此乃福地宝城也!”于是大同便被封为“福地宝城”。当时知府命人立即制作一块大大的牌匾,上书“西平风台”。因为慈禧太后是风凰,而其从西走来,一路太平,所以叫“西平风台”。
太后一行在当时的帅府街总镇署梳妆楼住下,太后一行人便觉得肚子很饿。知县马上派人让九楼巷风临阁上饭,其中有“百花烧卖”和“凤爬坡”两道饭菜。这太后一听凤爬坡,好一个菜名,是这样的吉样。因为太后这个凤终于爬上了坡,胜利在望啊!所以赏了张厨师黄马褂一套,众人皆大欢喜。
太平楼承载着大同人的梦想,谁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混战,奉军,大同叫“粪蛋子”,与国民军作战,由于车炮进城不便,张司令便拆毁了太平楼。没想到十几年后,日本人不开一枪一炮占领了大同城。大同城直到1949年才真正地实现了太平。太平楼现在按照原来的格局己经复建,可以想见,不久之后,从大同百姓视野中消失近百年的太平楼,又开始融入老大同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