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诵读||《边塞都城·大同记忆》6、历史典故(一) 偶趣

香茗诵读||《边塞都城·大同记忆》6、历史典故(一) 偶趣

2019-12-19    23'59''

主播: 播 客 香 茗

1092 7

介绍:
《边塞都城·大同记忆》六、历史典故(一) 作者:偶 趣 播讲:香 茗 历史在这里沉淀,故事在岁月里延伸,大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中原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辐射力,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因此,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在篇幅数量上,讲述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清的故事数不胜数,北魏、辽金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在流传程度上,我们对南宋爱情故事《白蛇传》可谓是如数家珍,却对同时期辽金的轶闻趣事知之甚少。 在个人情感上,我们在听《杨家将》或《岳飞传》时,会本能地站在北宋、南宋一边,即传统意义上正统、正义的一方。再如,同样作为古都,以西安、洛阳、北京、南京为背景的故事较多,对大同则挖掘较少。其实,在这片土地上,同样有很多动人心魄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讲讲大同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故事。 赵王灭代 春秋时,在大同与河北蔚县一带,有一个北狄建立的代国,国小民贫,都城设在代王城(今蔚县代王城镇)。史书中没有记载代国发生过的大事,唯独记载了末代代王的悲催下场。 代国有个强大的邻居赵国,赵国对代国早已垂涎三尺。国王赵襄子表面对代王示好,暗中谋划夺取代国。代王好色,赵襄子就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赵襄子的姐姐嫁过去以后,赵襄子更是万般讨好代王。代王也投桃报李,代国产马,代王就以良马回赠赵襄子。 不久,赵襄子与代王在夏屋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会盟,上演了一场战国版的“鸿门宴”。代王毫无戒备来赴会。赵襄子事先命数百名跳舞的人将兵器藏在羽毛做的舞具里,并准备了一个盛酒用的大金斗。等代王酒酣耳热时,斟酒的人翻过大金斗猛击代王头部,代王当场殒命。跳舞的人迅疾从舞具中取出兵器,杀光了代王的全部随从。赵襄子以此一举平定代地,废代国设代郡。 赵襄子用代王的车子去接代王的妻子,代王的妻子在远处得到这个消息,仰天痛哭,“站在弟弟一边辱没丈夫,不仁;站在丈夫一边怨恨弟弟,不义”,遂在路上磨尖了发簪,自戕而死。后来,民间传说这根发簪化成了摩笄山(今河北怀来鸡鸣山)。 胡服骑射 胡服骑射讲的还是赵国的故事,这时的赵国已经传到第六代君主赵雍(前340年至前295年)手里。赵雍即历史上的赵武灵王。史载,赵雍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曾装扮成使臣潜入秦国,侦察进攻秦国的路径;被秦国发现后,又能沉稳应对,慷慨陈词,安然脱身,让秦王后悔不迭;他甚至违反常规,很早就让出王位,仅仅是为远离俗务,专心统一大业。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有过这样一句评价:英雄莫过武灵王。为什么翦伯赞先生给赵武灵王这么高的评价?原来,赵雍在登基后不久即显出过人的胆略,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纵横捭阖,取得了一系列政治军事胜利,赵国因而国势大盛,赵雍也成就了一代霸业。军事上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力排重议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其中一项名垂青史的改革即是“胡服骑射”。 所谓胡服骑射,就是在赵国举国上下,“将军、大夫、适嫡子、戍吏”皆效仿北方游牧民族,衣胡服、习骑射。赵武灵王和其他成功的改革者一样,审时度势,一下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而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当时普遍以中原正统和华夏礼乐自负的赵国民众看来,这显然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背景:当时的赵国国力还不强,屡被秦、魏这些大国欺负,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也不时骚扰,就连邻近较小的中山国也时常进犯。面对这样的侵扰,赵国几无还击之力。经历了多年这种朝不保夕的状态,逐渐成熟、已过而立之年的赵武灵王(时年33岁),决心彻底扭转这种被动局面。 大家知道,中原和南方人耕读传家,主要活动是读书、农桑稼穑、田间劳作,衣着风格多为褒衣肥袖、峨冠博带,连出身白狄的中山国也尽可能效仿中原衣冠。但这种衣服不适合运动和作战。 在与胡人长期作战的过程中,赵武灵王体会到了对方骑兵的优越性:近可格杀,远可射箭,左冲右突,驰骋自如;进攻出其不意,撤退无影无踪,极富战斗力。相比之下,赵军以战车为主,步兵为辅,不仅速度上逊色,而且易受地形的制约。尤其在服装方面,中原的宽袍大袖,中看不中用,一到战场就左右牵掣,上下困难,弊端显而易见。 要打胜仗,要战胜游牧民族和其他诸侯国,就必须建立一支像胡人那样机动灵活的骑兵部队。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正式颁布法令,在全国境内推广轻便的胡服,骑马射箭练兵。由农耕到游牧,由宽袍大袖到胡服骑射,其间文化的跨度和生活方式、具体运作方式、管理方式的跨度,都极其巨大。真要推行起来阻力很大。 赵国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王国,以正统华夏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承者自居。在赵国人看来,北方的游牧民族,尚在茹毛饮血的蒙昧阶段,应该接受华夏文明的沐浴滋润,学得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武灵王怎么能够把自己等同于尚未开化的戎狄?让代表先进文化的华夏子民,学习粗野鄙陋的游牧文化?因此,胡服骑射改革被国人视为数典忘祖,离经叛道的大逆不道行为。 以赵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等人为代表的赵国宗室贵族,担心胡服骑射会引起连锁反应,以变革幅度太大容易造成国内局势不稳定为由,阻止赵武灵王的改革。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穿戴胡服,怨言四起。 面对众说纷纭的复杂局面,赵武灵王表现得异常坚决而有耐心。赵武灵王的想法很简单:华夏文明不管多么高雅优越,但在游牧民族迅如疾风的骑兵部队面前不堪一击。为了国家强大,赵武灵王的勇气亘古未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召集群臣广议天下,阐述“古今不同俗,帝王不相袭”,“便国不必法古”的变法理论,讲解“服为便用,礼为便事”的道理。以“虽千万人吾往矣之”的决心,慨然言道:“狂夫之乐,智者哀焉;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赵武灵王也展示他机智灵活的一面,登门开导、屈尊相请称病不朝的反dui派核心人物公子成。公子成最终被赵武灵王的挚诚所感,道理所动,决心支持这场改革。他和武灵王一起穿上胡服上朝。关键时刻,肥义、楼缓等重臣也坚决支持,认为“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主张力排众议,坚决实施。 为了搞好改革,赵雍在做全国推广之前,先在赵国的北部试点,取得经验以后才颁布命令,大范围推广;为了削弱宗室大臣势力,赵雍选贤任能提拔一批新的国家重臣;同时还下令征召各大夫、贵族的私人奴隶,将他们集中起来迁居到地广人稀的九原地区(今内蒙中部),巩固在当地的统治。 全面“游牧化”的赵国骑兵,获得了胡人机动性强的优势,克服了其纪律性差的缺点,在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赵雍从此拥有了一支当时中原各国绝无仅有的精锐轻骑兵队伍。 在与北方胡人的军事斗争中,击败了西北方向的林胡、楼烦两支游牧部落,设立了雁门和云中郡,又在阴山构筑长城抵御胡人。同时将大量胡骑部众收编入赵军骑兵。公元前305年—前300年,赵军先后五次进攻并最终灭掉中山国。十年间,赵国一改颓势,疆土扩张了将近三倍,赵国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赵雍也由此被誉为战国史上最具文韬武略的君主之一。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己号称“主父”,以便脱离繁忙的政务,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完成统一大业上。没想到两个儿子彼此争斗,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杀死公子章,因害怕父亲秋后算帐,派兵将灵王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在今邢台广宗)。” 一代英雄赵武灵王,就这样悲惨而不甘地死去了。这一年,他才45岁,谥号为武灵。 在大同灵丘县城,有一个大墓。就是著名的赵武灵王墓。史书记载,灵丘这个地名产生,就是因为这座墓。东汉史学家应劭为《汉书·地理志》中“灵丘县”所作的注释中说:“武灵王葬此,因氏焉。‘’ 也许没有这次意外事件,统一中国的或许不是来自西部的强秦,而是北方的赵国——这是两个气质迥异、文化不同的国家,那么,中国后来的整个历史是否就将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