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孩儿与昭君出塞
一、大同的耍孩儿剧种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在雁北戏曲史上独树一帜,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界的活化石”。 2003年“耍孩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2004年4 月政府又将其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中;2006年6月大同“耍孩儿”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耍孩儿”被评为大同市城市十大名片。2008年2月,耍孩儿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王斌祥被原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雁北耍孩儿代表性传承人。
二、琵琶老店有关耍孩儿资料:
1、早期的胶木唱片《晋北耍孩儿——扇坟》,由大同名家高宪、李永莲演唱。
2、刘晋川提供的李永莲的演出照片。
3、刘晋川编著的《雁北耍孩儿记忆》图文集,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大同耍孩儿1954年—2018年,时间跨度60多年各个时期的照片200余幅,其中涉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有近60幅,再现了耍孩儿“天下第一团”的第一手资料,较全面、系统地回溯了耍孩儿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主要传承人、主要时间节点、主要剧目等。书中突出了薛国治(艺名“小飞罗面”)与薛瑞红(艺名“小小飞罗面”)父女两代的旦角演艺等,对于研究耍孩儿发展史,挖掘、繁荣大同民间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以昭君出塞故事的戏曲耍孩儿《琵琶声声》,在2007年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戏曲会演获得金奖。
三、耍孩儿历史溯源
“耍孩儿”是流行于山西北部,大同、朔州一带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的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地的地方剧种。它的传统剧目较多地反映了当地千年来的民风民俗,唱词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深受山西大同及周边省市地区群众的喜爱。溯源耍孩儿的历史,早在金元时期,董解元《西厢记》中就使用了“耍孩儿”曲牌,《文儒辞典》等典籍也有记载。在古典名著《金瓶梅》里,有十几处提到“耍孩儿”这种曲词。
四、耍孩儿与琵琶老店的渊源
关于大同耍孩儿的来历和起源,民间广为流传缘于昭君出塞。汉元帝年间,王昭君出塞和番,由长安出发,向北过雁门关,夕阳古道上,寒风瑟瑟,鸟雀绕树,白羊归村,满目荒凉。车中的王昭君怀抱琵琶,倍感凄凉酸楚。这天来到塞外平城(大同)住在东胜客栈。傍晚,她弹起琵琶,琴声如醉如痴,如诉如泣,伴着哭声,直到嗓子哭哑还哽咽不止,听者无不动情,当地懂音律的人学着她的哭腔,填上哀婉凄楚的词,演变成耍孩儿剧种。据史料记载,王昭君临行前把琵琶赠予了韩姓店家作为留念,此店后改为“琵琶老店” (大同博物馆留存历史牌匾)。耍孩儿流传于桑干河中游,据说还有一个原因,说是王昭君去世后葬在朔州市南榆林乡青钟村(原名青冢村),村里的守墓人为了纪念昭君的功德而发展起来的。
四、大同耍孩儿的特点
大同耍孩儿是由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发展起来的,其艺术特色别具一格。耍孩儿名为“平曲子”,有“本体”“主插体”“异体”三种结构类型。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等曲调,同时又巧妙地吸收梆子戏中“介板”和“滚白”的唱法,使板腔体音乐和曲牌体音乐融为一体。其特点一是发声使用后嗓子,即气流发自胸部,经过后声带回流震压,喉咙、鼻腔、胸腔共鸣,“嗨”出了宽厚而雄浑,深邃而豪放的声音,产生出奇特的韵味和音感。二是唱词是演员“咬”出来的,用叠褶重复的演唱艺术手段,在唱词间夹带了些衬字作为唱腔装饰。三是伴奏乐独具风格。文场以大板胡、笛子、笙为主奏乐器,武场用鼓板、大小锣、大小镲等打击乐器。大板胡丝弦和马尾都很粗壮,演奏时拉混弦(即两弦并紧),弓法是“锯”,指法是“抹”,发音苍老浑重,婉转嘹亮,恰好和后嗓子演唱浑为一体。笛子则多以颤音和翘音修饰过门和唱腔间歇。武场在伴奏时,男角唱加大锣、大镲,女角唱加小锣、小镲。更具特色的是小镲随曲调节奏激烈快速地颠击,产生一种热烈而活泼的音乐效果。耍孩儿独特的演唱发音方法,欢快火爆的打击音乐,取材广泛的丰富剧目,别急一格的剧种风格,为专家学者所瞩目,被称之为当今戏曲史上的“活化石”。
五、大同耍孩儿剧种的发展
大同耍孩儿历史悠久,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大同市耍孩儿剧团成立于1954年,2011年4月更名为大同市耍孩儿剧种传习中心。知名老艺人有辛致极(艺名“飞罗面”)、高宪(艺名“三娃旦”)赵真、田禾、小旦薛国治(艺名“小飞罗面”)、小生孙有、刀马旦张俊兰、王斌祥、薛瑞红等一代代唱将。传统代表剧目有《昭君出塞》《扇坟》《送妹》《猪八戒背媳妇》《白马关》《七人贤》《三孝牌》《打佛堂》等40多个。
戏曲是乡土中国最主要的民间娱乐,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一出戏”。大同“耍孩儿”经历了千百年文化的浸润,已成为植根于大同这片热土,钟情于一方儿女的优秀剧种。一座名城,一个传说,一出好戏,让这“天下大同”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