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诵读||古希腊为什么声名远播  偶趣

香茗诵读||古希腊为什么声名远播 偶趣

2022-06-17    17'10''

主播: 播 客 香 茗

301 6

介绍:
古希腊为什么声名远播 在漫长的岁月中,地理的差异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使人类社会的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人类文明有陆地农耕文明(陆地游牧文明本文暂且忽略)和海洋文明之分。 早期人类文明都诞生在大江大河流经的平原地带,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水源为农业耕种和灌溉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和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 但古希腊是个例外。古希腊文明发源于地中海岛屿和沿岸地区,不以农耕为特色,而以经略海洋、发展贸易(多少也有劫掠)、手工业为其生产方式。从此专家公认,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源头和核心。 古希腊是海洋文明的源头 正如黑格尔所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古希腊的核心在爱琴海,范围包括希腊半岛、周边岛屿以及小亚细亚沿海,辐射到地中海周边沿岸地区,最北甚至抵达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亚半岛。希腊半岛是古希腊最大一块陆地,北边有山峦将其与欧洲大陆隔开;半岛上山川林立,平整可耕种的土地寥寥无几;半岛周边大大小小岛屿数千个。深而究之,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有如下特点: 一是从幅员空间看。面积狭窄,山地、盐碱地居多,耕地匮乏。土地只适合种植橄榄、葡萄之类的经济作物,供养人口有限,也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无法形成大范围的农耕文明,与欧亚大陆东端的广大平原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二是从地形地貌看。地形曲折,山路崎岖,交通不便,阻碍了各地的陆上往来;而控制海上交通贸易及众多岛屿的成本高昂,以致各个袖珍河谷或小岛独立生存,各行其是,形成了古希腊的散装状态,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成为大国,与东方华夏文明的广阔腹地和大一统国家截然不同。 三是从空间方位看。三面环海、一面是山,北边的山区屏障使希腊半岛与欧洲大陆隔开。这样的地理位置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防御性,外部入侵成本和治理成本都较高,因此入侵的大国一般会允许其一定程度的自治。 就是这样一个多山环海、物产贫瘠、交通不便的地方,为什么会形成辐射广阔、彪炳史册、闪耀全球的文明?人口区区百万的古希腊为什么能站到全人类的重要位置上?是海洋!海洋成就了古希腊!海洋也是一种资源,是一个贸易和运输通道,可以帮助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在柏拉图的《费多篇》中,苏格拉底揭示了秘密:希腊人生活在大海的周围,就像蚂蚁和青蛙生活在池畔。 既然海洋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为什么其他海洋地区没有形成堪与古希腊相媲美的文明呢?地中海相当于准内海,波澜不惊是常态,航海者不必过于担心险恶的气候和洋流,且岛屿之间、岛屿与大陆之间相距不远,航行的起点或终点都能在望远镜可视范围内。相比麦哲伦横渡大西洋那种大海茫茫的感觉,地中海的航行给人以安全感并且风险也较小。5000年前人类早期的造船、航海、水文和气象等知识技能还十分有限,很难在海洋自由穿行,这些因素弥补了人类早期造船和航海技术的不足。地中海之于古希腊是上天对西方文明的恩赐,正如中原之于华夏文明。 在相对独立、又不能自给自足的生存环境下,古希腊通过对外贸易、海上劫掠以及开辟海外殖民地来获得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并以此为基础,获得长足发展。由此,古希腊控制了爱琴海、黑海地区的交通和贸易,发展出典型的市场经济和工商业文明;也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迷你型“国际”社会,有城邦小国,有部落小国,有的是宗主国、有的是殖民地;尽管内部不统一,但它们都说希腊语;它们信奉各自的神,但它们的神都来自奥林匹斯山——宙斯领导下的希腊诸神。 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地中海星罗棋布的众多岛屿成为早期航海者永不消逝的航标。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一批批冒险家和文化传播者。考古学已经证实,古希腊与周边的海上岛屿交往频繁,与海上劫掠相伴而生的开拓、探险、移民等活动也非常活跃。 在公元前2500年前,地中海克里特岛上出现了米诺斯文明,被史学家称为古希腊文明的源头。大约500年后,地中海海北岸的希腊半岛又出现了迈锡尼文明。此后这片区域先后进入“荷马时代”“城邦时代”。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随着生产力特别是交通工具的发展,古希腊与古埃及、两河流域等地区广泛进行商业、贸易、文化等交流活动,并充分吸收这些地区以农耕为特色的文明成果。 根据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古埃及和两河文明在农业、天文、数学、医学、文学方面的成就,传播到了古希腊,米诺斯文明的海上贸易也已延伸到古埃及。无论是在希腊迈锡尼还是在埃及都有对方的考古文物出土。而在迈锡尼出土的古埃及物品多刻有其国王和王后的名字。古希腊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借鉴、相互影响中而发展壮大,走向辉煌。 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描绘过古埃及对古希腊克里特岛的征服活动。根据典籍记载,古希腊诸多圣贤,如梭伦、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希罗多德、柏拉图等,都曾到访过今中东地区。根据武汉大学赵林教授的研究成果,古希腊与周边文明的融合包括小三角和大三角两个层面:小三角是米诺斯文明、迈锡尼文明和小亚细亚文明的融合,大三角是古希腊与北非古埃及、西亚腓尼基、两河文明的融合。 哈佛大学教授、科学史专家乔治·萨顿说:“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引文的希腊指古希腊,东方指中东。 古希腊既受惠于周边文明的成果,又保留了自身的特点,呈现多元文化交汇的特征,促进了思想交锋和百花齐放。 因广泛传播而更有生命力 亚历山大的东征,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古希腊文明传播到西亚、北非更广泛的区域,进入史学家所称的“希腊化时代”。在希腊化时期,由于古希腊文明与亚洲、非洲各地文明相互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一定程度的融合,又衍生出新的文化形态。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古希腊建筑和雕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到地中海周边。古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结合而产生的健陀罗艺术,沿着丝绸之路随佛教传入中国,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都有希腊艺术风格的作品。 公元前2世纪,罗马陆续征服希腊各城邦,并赋予各城邦高度自治权。公元前30年,罗马消灭了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古希腊的历史落下帷幕。希腊地区被罗马统治以后,古希腊文明像基因一样托生在新的帝国内,与宿主并存,并共同发展,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即西罗马和东罗马,希腊地区归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管辖。拜占庭帝国,与其说是罗马的延续,不如说是亚历山大帝国的复活,被学者评价为“皈依基督教的希腊人的罗马国”的历史。在拜占庭帝国,希腊人是主要公民,希腊语是主要语言,海洋为生命线,其中心城市均以海洋为依托。海上商贸带来的巨大利益支撑着帝国的文明生活,为其传承古典文明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伴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古希腊文明逐步向欧亚大陆辐射,并与大陆文明融合。北面与日耳曼、斯拉夫、中亚游牧部落文明交流融合,东南方向与突厥、希伯来、波斯、阿拉伯文明相互借鉴。 14世纪下半叶,早期资本主义在意大利日益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冲破宗教神权和封建主义的桎梏,古希腊文明崇尚自由竞争和人文主义的特质让他们如获至宝;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大批拜占庭帝国的知识分子移居意大利,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古希腊文明在意大利各城邦***的复兴,史称“欧洲文艺复兴”,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文艺复兴既是文明复兴,也是文明传播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古希腊文明进一步向欧洲大陆扩散,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宗教改革、思想启蒙等。文艺复兴重新发现人的价值,重视现实生活,强调科学,提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创造出许多辉煌的艺术精品,产生了但丁、薄伽丘、彼得拉克、伽利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巨匠。 历史的车轮驶进最近的500多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远洋贸易和跨洋殖民产生巨额财富,一个又一个欧洲强国先后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成为扩张性的殖民帝国。大航海时代首先开始于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伊比利亚半岛,然后沿北大西洋切换,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海洋文明遂扩展到北大西洋沿岸。 在这个过程中,古希腊文明的衣钵先后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帝国所继承,古希腊文明的精髓要义也传播到北美、澳洲,并与当地的陆地文明元素结合,促进北美、澳洲统一大国的形成。20世纪起,美国逐渐崛起并替代英国的霸主地位。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沿海而生,既是世界大国,更是海洋强国,各领风骚,而一旦丧失了海洋主导权向海而兴,其大国地位就衰落了。这一兴衰过程与生物界优胜劣汰、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如出一辙。 文明的演化绝不是单一因素和单一路线的线性方程,其中有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生产方式、民族宗教等多种参与因素,这些因素密切相关、互相作用。但本文认为,地理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应该更有决定性意义,最好的例子就是,发源于地中海的以自由、竞争、进取、扩张为特征的海洋文明,经过5000年的传播,至今不改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