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诵读||《边塞都城·大同记忆》7、历史典故(二)  偶趣

香茗诵读||《边塞都城·大同记忆》7、历史典故(二) 偶趣

2019-12-27    25'49''

主播: 播 客 香 茗

1237 5

介绍:
《边塞都城·大同记忆》第七集 历史典故(二) 作 者:偶 趣 诵 读:香 茗 白登之围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秋季,冒顿单于亲率军队,以10万铁骑围攻马邑(今朔州),韩王信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刘邦怀疑韩王信与匈奴暗通款曲,致书责备韩王信,韩王信更为恐慌,便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汉。随后韩王信与匈奴挥师南下,进入雁门关,攻下太原郡。 汉高祖刘邦闻之甚怒,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冬季,亲率32万大军,出征匈奴,同时镇压韩王信叛乱。起初汉军连连得胜,不免对匈奴起了轻敌之意。刘邦到达晋阳后,听说匈奴驻兵于代谷(今山西省繁峙县至原平市一带),于是派人侦察冒顿虚实。而冒顿将其精锐士兵、肥壮牛马等隐藏起来,只显露出年老弱小的士兵和瘦弱的牲畜,派去的十余批使臣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 刘邦派刘敬(娄敬)再次出使匈奴,他回来报告说:“两国交兵,此时该炫耀自己的长处才是。此番我去那里,只看到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这一定是故意显露自己的短处,而埋伏奇兵来争取胜利。我以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刘邦听了刘敬的话非常恼怒,骂道:“孬种!凭着两片嘴捞得官做,现在竟敢胡言乱语阻碍我的大军。”命人用镣铐把刘敬拘押在广武,待凯旋后再行处罚。 刘邦率骑兵先到平城(今大同),此时汉军步兵还未全部赶到。冒顿单于见汉兵蜂拥赶来,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立刻指挥40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首尾不能相救。 此时正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汉军士兵不习惯北方生活,很多人被冻伤,其中冻掉手指头的就有十之二、三。汉军在被围了七天后粮食告罄,饥寒交迫,危在旦夕。陈平看到冒顿单于对新得的阏氏(单于的妻妾)十分宠爱,对其言听计从。陈平便向刘邦献计,从阏氏身上打主意。刘邦采用陈平之计,派遣使臣,趁雾下山向阏氏献上了许多金银珠宝。得了好处的阏氏向单于建议,与其死缠烂打,弄得鱼死网破,不如放汉家皇帝一条生路。 敌人的同盟并不是牢不可破的。冒顿单于也担心韩王信的部下同汉军有勾结,综合权衡后就采纳了阏氏的建议,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这天大雾弥漫,汉军拉弓搭箭,从已经解除包围的一角慢慢走出,才得以脱险。 这一战史称白登之围。白登之围使西汉政府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与匈奴结下了和亲之约,也就有了后来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这个故事给今人的启示是:主帅不能刚愎自用,应该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建议,多谋而后断。 昭君出塞与琵琶老店 汉宣帝的时候,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争斗,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公元前54年,匈奴的一支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约定“汉与匈奴为一家,毋得相诈相攻”。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进长安入朝,这一次,他向汉元帝请求和亲。 汉元帝同意了呼韩邪单于的和亲请求,决定挑选一个宫女,收为公主嫁给他。王昭君,名嫱(音qiáng),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她不甘忍受深宫的寂寞和凄凉,于是自请远嫁匈奴,担任“和亲使者”之重任。于是汉元帝将王昭君配于呼韩邪为妻。 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王昭君从长安出发,一路由南向北,离开长安远赴匈奴。在匈奴,她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安宁和兴旺。昭君逐渐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她教匈奴妇女纺纱、织布、制衣……和匈奴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很受匈奴人尊敬爱戴。她死后,匈奴人民在大黑河畔(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修建了气势巍然、独立苍穹的昭君墓。 王昭君赴塞外和亲时正是寒冬时节。一行人风尘仆仆,途经大同时已日落西山,遂夜宿大同东胜客店。灯烛点燃之际,王昭君弹起琵琶,倾述离乡之苦,哭唱思乡之情。琴声如醉如痴、如诉如泣,激越时如珠玉走盘,舒缓处似行云流水。 优美动听的琵琶声感动了东胜店的四邻,临别时,昭君将琵琶留于此店以做纪念,店家感念这位和平使者,遂将店名改为琵琶老店。唐大同军节度使段文楚,将一块“琵琶老店”四字牌匾,悬挂在该店门上。 昭君出塞,开创了汉匈民族间60余年无战事,“边城宴(晚)闭,牛马布野”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团结,增进了民族友谊,更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佳话。琵琶老店从此远近驰名,该店持续经营了2000多年,成为中国最古老的字号之一,也是今天大同人难以抹去的一道回忆(有心人正努力恢复这家千年老店)。据说,王昭君所弹琵琶的曲谱经通晓音律的民间艺人的记录整理,演变为后来的大同民间戏曲 “耍孩儿腔”。 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也称“太和改制”。指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推行汉化运动(强令鲜卑人举族汉化,脱下胡服,放弃胡姓、胡语,改易汉俗)等。他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积极创办学校,传播文化知识,搜集整理天下书籍,使因战乱而衰落的北方文化开始复兴。北魏从最初的弓马立国走向繁荣发展。 孝文帝拓跋宏(466—499),是北魏平城时期的最后一位皇帝。6岁登基,一直由祖母冯太后代为摄政。北魏太和十四年(490),25岁时开始亲政。孝文帝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北魏另一个名人冯太后。冯太后(442—490),孝文帝拓跋宏时被尊为太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为辅佐孝文帝拓跋宏,冯太后再度临朝,直到病逝。是太和改制的实际主持者。 军事上的胜利还不是全面持久的胜利,鲜卑族在占领中国北方建立北魏王朝后,面临一个如何稳固和加强统治的问题。当时的汉族,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社会治理都要比鲜卑族先进。北魏王朝有两个选择,要么废除农田,开辟牧场,效仿秦始皇焚书坑儒;要么学习先进、取长补短,与汉民族尽快融合。如果是第一种选择,中国的历史又将改写。值得庆幸的是,鲜卑族里出现了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冯太后和孝文帝,祖孙合作大大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冯太后和孝文帝也因此名垂青史。 无论是“胡服骑射”,还是“太和改制”,都是跨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改革,都是涉及文化识别和身份认同的深层次改革,都是波及举国上下的大范围改革。有了“胡服骑射”和“太和改制”,大同因此被称为“改革之都”。 木兰从军 木兰从军的故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辞》。根据民歌中的故事推断,从军的内容是关于抗击北方游牧民族的,所以只能发生在北朝;歌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的描述,而北魏王朝的明堂只有大同一座,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开始建设,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完工,是北魏帝王举行朝会、祭祀、庆赏等大典的地方。因此推断,花木兰从军地点应该在北魏的北部边疆,在明堂接见她的应是孝文帝。 故事背景是这样的:北魏时期,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烧杀抢掠。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 花木兰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除料理家务外,她还喜欢骑马射箭,并且练得一身好武艺。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她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舍不得女儿出征,但又别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 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孝文帝在明堂接见了有功将士,并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 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到女装的木兰出来,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 时光驶过1600年,但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今天,当我们漫步在明堂遗址公园时,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花木兰英姿飒爽、凯旋而归的气息。 历史如大江大河,永不停歇,而大同也在不断镌刻新的记忆。下期为大家讲述北魏以后发生在大同的故事,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