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 周王朝的衰落7

第十一集 周王朝的衰落7

2021-03-25    05'44''

主播: 🙆竹馨

220 0

介绍:
河南省郑国车马坑博物馆是东周时期郑国国君及其家族的墓地,新郑市便是春秋时期郑国的所在地,半个世纪以来,在新郑市发现有东周墓葬三千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郑公大墓出土的最重要文物九鼎八簋(guǐ)在周朝时期是王权的象征,此外,郑公大墓还出土了大量的兵器,这意味着随着实力的增加,郑国国君与周王室的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由亲密的依从关系逐步变为对权力和地位的争夺,在这片广阔的郑国故城遗址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蔡全法从事发掘与研究工作已有四十多年。 蔡全法:郑的军队在当时虽然不是千乘之国,但是在春秋初他的军事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它要欲霸中原,就是想在中原称霸,它不断地蚕食就是扩大自己的地盘,实际上对周就形成了半包围的状态,所以他对周的威胁就越来越大了,而且他不太听从周王的一些意见,干预朝政。 周平王死后,郑庄公的势力迅速扩大,周王的实力却仍旧在减弱,强大后的郑庄公试图挑战周王的权威,双方摩擦不断,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即位后,剥夺了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因此不再朝见天子,怒不可遏的周桓王引兵讨伐郑国。 公元前707年两支军队在郑国的城邑繻葛(ru ge)对战,战事中,周王率领的联军被打得大败,周桓王还被郑国的大臣祝聃(dān)用箭射伤了肩膀,从此,周王再也不敢发动战争。此后,周王所能控制的范围仅限于洛邑四周,各诸侯国不再定期向周王述职和纳贡,周王室的收入日渐减少,不得不经常向诸侯求车、求粮,失去了昔日的尊严。 从郑公大墓的规格和陪葬品数量、等级可以看出,当时的许多诸侯国实力已凌驾于周王之上,礼制的僭越也普通出现在葬俗上,西周因为礼制的限制,这种墓一般来说是不能用于诸侯的一级的,但是到春秋随着礼制的衰落,各国的国君都出现了用中字型大墓的这样一个葬俗,要想在诸侯里争霸,还得取得能够挟天子的资格,因此天子还是大家名义上的共主,大家不管是哪一个多么强大,但是都还是在名义上还要遵奉周天子还认为他是正统的这是名义上的,但实际上,当时的周王朝在洛阳这个地区,其实它的地位,它的实力,军事和经济的实力其实只相当于一个小国了,他甚至比不上后来的很多发展起来的那些强大的诸侯国,而且这个是越来越衰弱了。 夕阳西下,周王的时代正在结束,而夕阳下的群山则显出峥嵘的模样,英雄辈出,群雄逐鹿的时代呼之欲出,从好大喜功的周穆王到不甘沉沦的周桓王,在此期间,周期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岁月,最终由盛极一时变得支离破碎。在接下来这个仍然被称为周的时代,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永远的回忆,在勉强的维持中,周王的身影实际上已渐行渐远,逐渐成为群雄的依附,最终沦为诸侯争霸的模糊背景。然而,周王室曾经的辉煌,特别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孔夫子极力推崇周礼说出吾从周的时候,周朝崇尚礼义的精神也已再次复兴,在传承与发扬中,它为古代中国的历史照射出一条民族特色鲜明的宽广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