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集 秦始皇统一4

第十八集 秦始皇统一4

2021-05-12    04'56''

主播: 🙆竹馨

368 3

介绍:
作为皇帝,秦始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秦始皇以执政勤勉著称,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文书章奏上呈到中央,秦始皇都要逐一审阅,亲自批示。当时的文书,是在竹简木牍上书写的,秦始皇为了给自己定每天阅览的数量,以衡石量书,即用120斤的衡器石称量,不完成定额绝不休息。为了建立一人天下的集权体制,秦始皇一方面不断强化个人专制,一方面大力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在中央,秦始皇着手建立了一套以公卿为首的庞大的百官体制,通称公卿制,在皇帝之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下设掌管具体政务的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诸卿,分掌司法、财政、京师戍卫等政务。国家军政大事,通常由公卿大臣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做出裁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杨振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的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官僚制,确实使皇帝的统治,可以直接贯彻到每一个人,废除了贵族的世袭制,选择、选拔官吏来管理这些百姓。 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龙山县的古城的一口古井里,发现了36000余枚秦代竹简。 谭富:整个一号古井,就是(发现)36000余枚简牍的一号古井,它的井口四周全部都是大小均等的楠木,以榫卯的结构镶嵌而成,出土的简牍文字总计在20万字左右,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的),秦代历史发现文字总数的十倍有余。 考古人员在对秦简进行整理时,发现了大量写有洞庭地名的简,《史记》明确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但是其中并没有洞庭郡,洞庭郡名的新发现,反映出秦始皇时设置郡县的实际情况远比文献记载的要复杂得多。 杨振红:秦始皇二十五年,或者应该叫秦王政二十五年的时候,在湘西建立了洞庭郡,它(里耶秦简)主要反映的,还是秦的地方行政是如何运作的,郡县制是如何展开、发展的,中央与郡县之间的是如何进行统治,如何进行联系的。 里耶古城地处武陵山脉腹临酉水河而建,城墙、城壕、水井、道路、官署等结构和布局完整,里耶秦简表明,两千多年前,里耶是洞庭郡下辖迁陵县的县治,秦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分为两级行政体制,分社主管行政、军事和监察的长官,郡行政长官称郡守,军事长官称郡尉,监察官称郡监,郡下设县,万户以上为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为行政长官,同时设县尉主管军事,县丞为行政副长官,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不能世袭。县下设乡、亭,乡下设里,乡和里是行政机构,亭为治安组织。皇帝和中央通过严格的文书制度,将中央的政策、法规推向全国,并及时掌握地方的治政情况和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