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是评判天才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人们普遍认为︰天才跟遗传和环境两者有关。天赋潜力能否开花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机会和训练。
当我们自己不是天才时,也就很难拥有天才的眼光,更不用说发现天才。这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原因。其实,天才不用被我们发现,但天才需要一个成长的环境。给他们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耐心的等待,天才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自然地产生。
人们的时间都是一样长的,每个人每天的都是24小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注意力的广度也是很有限的,把时间分配到某一个地方,就分配不到其他地方。况且,人们对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自然而然的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注意力也会更集中,持续时间也会更长。这是人的本能,符合人类的共同特征和规律。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只能遵循自然的规律。
真正的教育是发挥人的长处,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就像我们使用东西一样,硬木头可以做家具,软木头可以做壶盖,东西用在合适的位置,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长久以来我们忽视了人的个体差异,把人按照一个标准来打磨,然后又按一个标准来使用,这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在用人的问题上,我们要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才能发挥人的潜能和干事情的积极性。有管理才能的人,你就把他放在领导者的位置上;对数字敏感的人,就让他去跟钱打交道;喜欢小孩儿的人,就让他去当老师,发挥好自己的长处就OK,办起事情来,也能事半功倍。
管理人才如此,我们再回到孩子学习上,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功能,但每个孩子在每个学科的专和博也是相对的,要做到所有学科都专是不可能的。有兴趣的学科深入学习,没兴趣的学科明白基本的问题和知识,这样就够了。正是由于人们过分地追求分数和各个学科都要达到一个相对高的分数,才有了所谓偏科的问题。作者对偏科的态度——人无完人,偏在很多时候都是才。其实我们随意回想一下对中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几位名人。例如: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击新冠肺炎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等等,他们也都不是全才,也都只是在某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当我们只用一个标准——升学来衡量孩子时,其他的一切能力就都成了痛苦的原因,就像当我们只按草的标准来衡量一切植物时,痛苦的是那些大树。也许,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孩子,就恰恰是那颗大树。看到孩子的长处,并发展它,这是我们父母所要做的。
在教育中,我们做父母的要从系统和长远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以分数为衡量标准,因为分数是由人创造的。在教育中,我们要先看到孩子,再看到成绩。也只有先看到孩子,才可能有好的成绩。在现实版的亲子冲突中,往往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人,孩子才会产生各种问题,亲子矛盾才会凸显。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成功,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成才。在成才之前,需要有一个扎根的过程。在孩子小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成才?所以,我们要尊重生命的唯一性,不管孩子天资聪颖还是智力一般,我们都要让他们为了生命的过程而去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考大学。给予孩子宽容理解的环境和耐心的教导,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去扎根。每个父母都爱孩子,但我们更要学会如何去爱,这是我们父母需要做的功课。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起相伴,一起学习如何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