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动作在朗诵时的运用

表情动作在朗诵时的运用

2017-02-14    09'19''

主播: 京艺之声

465 6

介绍:
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必定会有一系列的伴随语言行为。在朗诵时的伴随语言行为主要是表情和动作。表情和动作是语言表达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言语是语言表达的主要载体,那么表情和动作就是语言表达不可缺少的辅助载体。 一、表情 表情,主要是指面部表情,它是以内心感情的体验为基础,以面部器官的不同状态和组合形成的。表情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正如达尔文所说:“脸语是一种世界语。”法国著名作家罗曼 罗兰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的语言,它比嘴里讲的要复杂千百倍。”瑞典的心理学家伯德惠斯德尔经过研究,证实人脸可以做出25万种不同的表情。而在面部表情中,最主要、最有表现力的是眼睛的表情。 1.眼睛的表情:眼睛是最能表达感情,而且最能表达人的细微感情变化的,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没有光彩,朗诵必然没有神采。朗诵时眼睛主要有三个作用: 第一,和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通过眼睛向观众展示自己的朗诵愿望,了解观众的反应,从而起到组织观众的作用。 第二,用视线交代作品中人物、场景及物品的位置和相对的空间关系。 第三,用眼神抒发朗诵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感情。眼神就是眼睛中表现的感情色彩。朗诵时眼神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也就是要运用控制力,赋予眼神作品所需要的感情色彩。通常在面对听众开始朗诵前,要让自己的眼神亲切、坦然和有神,朗诵过程中,眼神要随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不断变化。 2.面部及其它器官的表情:除了耳朵以外,人的其他面部器官都可以做出表情。脸上的肌肉拉长、松弛、颤动,可以做出生气、高兴、惊讶、恐惧等不同的表情;眉毛也可以有不同的表情,而且眉毛的表情总和眼睛的表情相互联系;思索、厌恶、难受时皱眉,愤怒、发火时倒数双眉,温柔妩媚的弯眉,悲戚、发愁时八字眉,激动和动情时眉头上下颤动。嘴的表情就更丰富了,张嘴表现惊恐,大惊打张,小惊小张,合嘴并提起嘴角,表现微笑,撅嘴表现生气,撇嘴表现蔑视,有的人认为彼此无法表情,其实激动时鼻子会蠕动,愤怒和惊恐时,鼻翼会张开,伤心时,鼻子发酸,鄙视时会嗤之以鼻,这些都不是鼻子的表情吗。 面部表情是受内心情感支配的,要诚于中,发乎情,朗诵者要学会控制和运用不同的面部表情,来为作品的表现服务,有感情的语言,会产生相应的表情,反过来,恰当的面部表情,会促使语言有更清晰的感情色彩。 二、动作 朗诵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包括举手投足身姿动作,都是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有些人朗诵时会不停的扭动身体,或者拉扯衣服,实际上正好表露了朗诵者的感情,没有投入,作品或者是因情绪紧张而,手足无措。 1.手势:手势是极有表现力的体态动作,所以被称为人的第二张脸,作为伴随语言的行为,它起到了增强语势的作用,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当感觉用语言不能完全表达清楚意思时,都会以手势帮助语言表达,朗诵时的手势要做到: (1)明确:要有清楚的用意和明确的目的,也就是帮助表达作品内容的感情。注意克服无意义地重复某种手势而形成“手势癖”。 (2)精炼:以较少的手势高精度的强调关键性的话语。过多的手势,甚至像哑语一样的一词一动,会弄得人眼花缭乱,影响了语言内容和情感的正常表达。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文化程度的提高,人的手势会逐渐减少。 (3)自然,大方:手势要舒展自然,既不过于僵化呆板,也不夸张做作。不要在朗诵时使用舞蹈动作和戏剧动作。 (4)个性化:要根据作品的要求,特别是作品中要表现的人物的特点和情感的要求,设计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手势。 在运用手势时要注意,张开的手掌表示真实、正直、开放和信任。在用手指人时,掌心向上的翻转程度,表示对人的尊重程度,完全向上表示极大的尊敬,掌心向下则表示自己的权势和对人的蔑视;用手指象征着权力和威望,象征棍棒或枪口;用手指指人,则有不尊重和侮辱的意思,更不要用拇指自指或向后指,因为那是粗鲁的表现。 2.其它体态动作:上台时的步态展现了人的精神风貌,要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正确的舞台站立姿势是一种静态造型,要挺拔舒展,身体的各种动作要协调大方。动作和手势一样要精炼和有目的性,他们对语言只是起一种辅助的作用。不要手舞足蹈,不要满台乱转,也不要超出面对听众的舞台表演方位。动作是情感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的自然表现。但朗诵作品时的手势动作仍需要在这种自然表现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和安排,并经过反复的练习,做到自然流畅,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