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人到中年,历经岁月磨难,尝遍生活苦甜。对人生有了更通透的认识,更深刻的感悟。逐渐明白想要过得舒心,就得学会约束自己:不多言,不多事,不多情。
1、不多言,祸少。古人云,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多嘴多舌,容易招致祸端,给自己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心无遮拦是坦荡,口无遮拦是祸端。”管不住嘴,最后只会祸延己身。做人,不多嘴,才能祸少,不多言,日子才能安心过。中年以后,管住嘴,不道人短,不言人过,是一种高级的修养,也是一种智慧的处世之道。
2、不多事,省心。《弟子规》有言:“不关己,莫闲管。”跟自己无关的事,不随便干涉,是一个人基本的修养。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喜欢无端插手别人的私事,以为自己是助人为乐,结果却不招人待见,自己还一肚子委屈,觉得是好心被当作了驴肝肺。殊不知,不拿自己当外人,硬生生地插手别人的事情,不仅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还容易引火烧身。盲目插手与己无关的闲杂事情,不仅浪费自己的心力,很多时候还容易落得个“好心没好报”的局面。人到中年,把握好与人相处的分寸,不多管闲事,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还自己一份清静。
3、不多情,伤少。人这一生,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但没必要把自己的真心见人就给。因为很多时候你以为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对你好,可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将心比心。这世上不是所有的好心好意都会被感恩,也不是所有真心,都能换来真情。与人交往,不必对谁都好。学会区别对待,才是最好的社交原则。热情要有选择,付出要有门槛,才能少一些失望和伤害。人到中年,不要试图对所有人都好,不要对所有人都无差别的热情。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值得的人身上,才是智举。
“人到中年,约束自己的不再是外界的法度,而是内心的规矩。”中年以后,管好自己,行止有度。不说不能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不交不必交的人。人生下半场才能过得平和,自在,活得舒心,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