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馀堂——你是否听过这座隐匿在莞城的百年老宅?

善馀堂——你是否听过这座隐匿在莞城的百年老宅?

2016-07-31    06'41''

主播: 杰克逊张

311 2

介绍: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 你是否听过这座隐匿在莞城的百年老宅? 来自微信公众号:善馀营造 这是一座惊艳了时光的百年老宅,隐匿在东莞莞城热闹的街道里。她用她的名字提醒着我们—善馀堂,善待我们余下的遗产。历尽百年沧桑,她,连同她的记忆,早已模糊斑驳。 漂洋过海善馀堂 善馀堂,又名谭屋,是谭氏家族的大宅,一座在东莞鲜见的中法合璧的民国建筑。善馀堂的主人谭云轩,生于清末,东莞万江人,迎娶了同村地主家的女儿苏有。婚后苏有持家有道,资助谭氏到越南经商。谭云轩辗转到了越南一家法国人开的火柴厂打工,因有在东莞炮竹厂打工的经验给工厂的生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法国老板夜夜笙歌挥霍无度,最终不得不把工厂的股份给了谭云轩经营。谭云轩接管火柴厂后果然不负众望,从一贫如洗的穷光蛋,白手起家成为了当地有名的侨商。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动荡,身在越南的苏有执意要回家乡为后代建大宅,供子孙后代落叶归根。于是,苏有便筹集巨资,在丈夫的支持下,带越南的建筑师返莞设计大宅,同时从越南带回最上乘的木材,准备筹建善馀堂。善馀堂从1908年施工,1919年终于完成。至今,已经历百年沧桑。 革命风云中的谭氏 当时正值孙中山辛亥革命前期,谭云轩受革命党人启发,加入同盟会。在越南河内为革命事业鞍前马后,筹备日新楼(河内同盟会机构,取孙中山的号“逸仙”同音)以供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于河内发展革命事业,深受孙中山先生的重用。谭氏也被任命为河内筹饷委员,于异国他乡行利国利民之事。 据《孙中山年谱长编》介绍:“从1900年至1908年,(孙中山)累计有二年时间在河内,海防等地进行建立组织,宣传革命,召集志士等工作”。1907年3月4日,孙中山带领黄兴、胡汉民、汪精卫及日本人宣野长和池吉等人离开日本抵河内,进行长达一年之久革命活动。把同盟会总部设在行㠶街22号粤东会馆,以行㠶街41~43号日新楼(酒楼)和火柴厂作为同盟会活动场所,日新楼与火柴厂都是谭家产业。 善馀堂曾经的血与泪 据《广东革命遗址通览·东莞市》记载,“1939年至1945年间,日军霸占谭屋建慰安所。谭屋慰安所经常保持10至20个女人左右,姿色颇佳,身穿和服。谭屋大门口有日军哨兵站岗,日军需持一个小铜牌进坊。谭屋慰安所的杂工每天早上都把使用过的几十个安全套丢在路边,待马路清洁工扫走。” 谭氏后人回忆道,“建国后谭家主动把家祠借给解放广东的四野某部使用,头进是战士学文化的课堂,后进是理发室和卫生所,理发室有二位战士长期替住军干部战士理发,当部队上操时也替街坊小孩老人理发,当然是免费的。后进后面的小房间是卫生所,诊病、打针、药房都在里面。” 而后文化大革命与大跃进时期,谭氏大屋也逃不过厄运,楼面的大钟与旁边的天使被破坏,屋内漂亮的天花顶被无情凿掉,善馀堂内美伦美伦的建筑设计经受无情的摧残。 善馀堂大事记 同治年间,即1862年 谭云轩生于东莞万江官桥滘 清光绪十年(1884年) 谭云轩赴越南经商 光绪戊子年(1888年) 苏有以谭宗祠“善馀堂”捐了200斤稻谷给塘溪天后宫做法事 光绪二十六年(1890年) 谭云轩托人从越南带回四十银元捐赠给塘溪天后宫用于修缮,当时一银元可购一石(120斤)大米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善馀堂,又名“谭屋”开始动工 1919年 善馀堂全部工程结束装修完毕 1923年10月17日谭云轩被同盟会任命为越南河内筹饷委员 1939年—1945年 日军霸占善馀堂建立慰安所 建国后 借给解放广东的四野某部使用 1958年大跃进时期 给莞城人民政府做了滚珠轴承的内外环锻造工坊 2014年 因暴雨导致主楼靠前部分因木构件腐烂,因而不得不将部分屋顶与地板拆空,3号楼二楼主栋梁坍塌,情况危急。 老宅的难言之隐 这座经历了百年沧桑,见证着东莞变化发展的善馀堂,2016年初正式挂牌“东莞第二批历史建筑”,可见其重要的建筑及历史价值。 可惜的是,这座年久失修面临危急的大宅正受着岁月无情的侵蚀,却并未得到完善的保护。屋内栋梁坍塌,墙壁脱落,漏水严重等问题威胁着这座苍老的大宅。善馀堂仿佛一个生命岌岌可危的重病老人生,卧病在莞城的老巷里,等待着我们的关注和支援! 善馀堂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我们做过什么? 我们又有什么后续的计划?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善馀营造】shanyuyingzao 关注莞城这座岌岌可危的老宅, 关注一个民间主导的修缮活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