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月饼”事件,引发私募界对新规的关注

“抢月饼”事件,引发私募界对新规的关注

2016-09-21    05'18''

主播: 明星私募网

59 4

介绍:
中秋小假期,吃月饼了吗?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中秋假期前发生的“抢月饼事件”呢? 在中秋节前,阿里巴巴公司安全部的4位员工为了抢月饼,而把工作给丢了。阿里巴巴公司给出的原因是他们违反了规则。这件事发生后,让我想起之前动物园老虎咬死人事件,都是由于不守规章制度而引火自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何必呢? 事实上,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不喜欢跟规则办事,喜欢钻空子去做一些越界的事。而在私募界,也发生过很多违规而遭到处罚的事件。然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已在7月15日施行。该《募集办法》从募集主体、募集程序、账户监督、基金推介及信息披露、合格投资者确认、风险揭示、冷静期、回访确认、法律责任等九个方面进行明确规定,被称为史上最严私募新规。以防大家再触碰到规则,就九大规则进行精简: 一、《募集办法》明确了私募基金两类募集机构主体:1.已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行募集的私募基金;2.在中国证监会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并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会员的基金销售机构受托募集私募基金。募集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基金从业资格。 二、《募集办法》明确了私募基金的募集流程为:特定对象调查、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基金推荐、基金风险揭示、合格投资者确认、基金签署及打款、投资者冷静期、回访确认、认购确认。 三、募集机构必须与监督机构签署账户监督协议,协议中必须有对募集专用账户的控制权、责任划分及保障资金划转安全的条款。监督机构必须对募集专用账户实施有效监督,对募集结算资金划转安全承担连带责任。 四、规范管理人及私募基金的推介行为。不得通过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单、布告、手册、信函、传真,海报、户外广告、网络、互联网广告、电视、电影、电台及其他音像等公共传播媒体推介私募基金。在推介时不能使用可能误导投资人判断风险的措辞,如:“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高收益、无风险”等。 五、募集机构应当向特定对象宣传推介私募基金。在向投资者推介私募基金之前,应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评估,只有符合合格标准的投资者才算是特定对象。募集机构应对特定对象推介与其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相匹配的私募基金产品。 六、在签署基金合同前,募集机构应当向投资者说明有关法律法规,并重点揭示私募基金风险,并与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 七、《募集办法》强制规定募集机构在完成合格投资者确认程序后,应给予投资者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募集机构在投资冷静期内不得主动联系投资者。 八、由募集机构的非募集人员履行回访程序,进一步确认投资者的身份和真实投资意愿等,只有在确认成功后方能运用投资资金。 九、在《募集办法》正式实施后,中国基金业协会将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严肃执行自律规则和行业标准,一旦发现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情形将做出相应的自律处分,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有关规定的情形,将移送中国证监会或司法机关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