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祥说教育~581】
杨老师的感悟——
2019年 6月21日,有幸聆听“自然生长教育”创始人、资深教育家包祥校长的教育讲学,并认真通读包校长《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大作。深受感染和启发。
所感悟者,有以下几点。
包校长的教育理念不拘于一家一派,不拘于常理,不默守陈规。借鉴古今中外、三教、百家之大成,形成了自己“教育要自然化、人文化”的独特理念。值得大唐学府和教育各界认真学习和引用。
深感包校长学术功底深厚,对待学术严谨科学,他从学校管理、教师应具备的八大要素说起,从学校基础建设到教师基本要素,每一个细节都讲得生动详实、信手拈来,让我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尤其谈到“易经、儒、释、道”等中国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更与大唐学府“三无立教”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异曲同工。包校长和王校长可谓志同道合,殊途同归。
包校长敬业守时,接连两场讲学,好几个小时,都是不看任何稿子站立讲学,讲道理有条不紊、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本身就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善美的呈现。
读过孔子的“有教无类”,读过朱熹的“明人伦”,读过易中天老师的“健康快乐的童年、真实善良、再加一技之长”的教育观点,曾读过罗崇敏老师的关于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理念,如今又读大唐学府王校长的“三无立教”和包祥校长的“自然生长教育”,深感在当下中国,教育功利化的时代,有人仍在做教育,有人在真心做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哪里有类似包祥校长这样的教育家,哪里的孩子就是是幸运的、老师就是幸运的、家庭也是幸运的。
……
杨老师(磨刀石)又写一首诗:
敬赠端然先生
磨刀客
德至高处已忘我,
文贵自然流俗脱。
五湖四海传师道,
师学共长一偶约。
2019年6月21日在大唐学府讲学,杨老师(磨刀石)听后写此文发过来,与大家分享。
看出杨老师是一位善于学习,并有深度思考的老师!
我祝福他,祝福大唐学府!祝福中国教育!
2019年6月23日清晨于谦祥万和城。
(包祥:艾瑞德国际学校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