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缺席的公推遴选
这些年,干部选拔机制的改革,各地都有试点,无论叫公推公选,还是叫别的什么名堂,对于从前的干部选拔,至少在公开性上,是一种进步。中山市拿出 个镇区副职,实行公推遴选也是如此。比较起来,虽然中山市此番试点,步幅比较大,一下子推出二十五个副处级职位,但却没有一个正职,看起来还是有些谨慎。
从有关报道上看,此番干部选拔,是公开进行的,无论是单位初推还是最后评委打分,基本都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而且,还实行了履历量化计分制,把被推选者历年任职状况,考核成绩以及获得的奖励折成分数,增加了评选的可衡量度。这样的公推遴选,至少可以避免以往干部选拔中的诸多猫腻,用报道者的话来说,就是从相马变成了赛马。有心人想要从中作弊,多少有些难度。
不过,此番的公推遴选,从程序看,虽然说是公推,但一来限制过多,有资格入选者,不仅有学历限制,而且必须是公务员,而且得是现任科级干部(含副科级)。学历限制,如果没有特别的国民教育要求的话,难度倒是不大。但科级公务员这个门槛,却把相当多的优秀人才卡在了外面。我们知道,即使在中山市,人才也不见得都在公务员里,尤其不在科级公务员队伍里。若想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如此人为设限,除了对于选拔过程有点简单省事的“好处”,其实并不合适。
当然,最严重的缺陷,是整个公推遴选,缺乏民意的份额。初推部分,由各单位负责,我们看不到单位的民意在哪里,公推遴选部分,评委说了算,这些评委的选拔,似乎也没有民意什么事,只有个别的人大代表,好像跟民众有点关系,但实际上,人们也知道,人大代表,不见得是民众代表,很可能也是领导干部。尽管我们知道,现在的任何一种干部选拔机制,都有公示的部分,但这个部分即使民众想提不同意见,也只能就被公示者的严重缺陷发出质疑,这样的质疑,能否有作用,都很难说。
客观地说,现在中国的官员选拔,最大的问题是合法性不足。一方面,官员的选拔要面向民众开放,让民众有机会进入体制,如果需要设限,至少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人应该有资格。另一方面,要逐步让民众对官员的选拔,有发言权和有选择权。
不知怎么一来,上头开始注重民意了。开听证会,就是有关部门注重民意的一个表现。凡有涉及民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开个听证会,征求一下意见,从形式上看,当然是好事。国外也有这样的事,但是,听证会落到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居然变成了这样的东西——— 凡是有关部门的决策要损害民众利益的时候,就必开听证会,听证会上,一般来说,拥护政府决策(一般都是公共物品的涨价)必定占多数。当然结果必定是逢涨必听,逢听必涨。
这几天,网上爆出一个成都老太,据传是7次参加听证会,每次都跟政府站在一边,属于政府的托儿。成都方面做出了澄清,说是老太只参加了4次,政府没托儿。听证会不是逢听必涨,而是逢涨必听(听完必涨的话,其实一个意思)。但也承认了,实际上参加听证会的民众是由组织听证会的政府部门挑选的(比如发改委)。当然,政府有关部门都说,他们挑选参加听证会的人选,都是随机的。但奇怪的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多数的听证会政府部门怎么那么命好,都能挑选出那么多跟他们意见一致的民众,比如前些年北京出租车涨价,问十个司机,有九个半不乐意。打车的民众,自不必说,谁乐意多出钱呢?然而,到了听证会上,居然民众的意见一边倒,从开车的到打车的都说该涨。
这样神奇的听证,神奇的结果,问题的关键在于听证会参加者的选择权在政府有关部门手里,而这个有关部门,恰是决策的利益方,是涨价的获利者。开成这样的听证会,组办方说是没找托儿,只要是有正常智力的人没法相信。
从政府有关部门角度,听证会真是个好东西,听证一下,官意就变成了民意,我要涨价,就变成了民众自己要涨。我不过是顺从民意,多么的美妙。可是,凡是有托儿的会,民众都知道,那就是骗局。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傻子,没有人多掏钱还高兴地热烈拥护的。骗局设了,骗一次两次也许行,骗多了,也就没人信了。曾经很火的听证会,已经变成了笑话。也就是说,已经没法通过这个程序,把官意变成民意。骗,也只能骗上级。但在网络时代,骗上级也不大容易,除非上级乐意装糊涂。
这种官意变民意的操作,本质上无非是一种拙劣的戏法,玩弄民意的戏法。历史证明,玩弄民意,如同玩火,从来都是要遭殃的,更何况如此拙劣地玩。玩多了,不仅自己的公信力全搭了进去,还必然会引起民意的反弹,给本来就劣化的官民关系多加一条裂痕,多拱点火。现在网上逢官必反的状况,不能不说,都是这些年那些瞎折腾的政府部门自己折腾出来的。
弄虚作假的保障所为何来?
按照中央要求,各地每年都要建一大批保障房,其中很大的比例是类似香港的公租房。不消说,这样的保障房,属于救助贫困人口的社会公益用房,这样的“房产”,不仅不能挣钱,政府还要往里贴钱的。
跟诸多惠民政策一样,中央往往只有政策,并没有下达配套的资金。各地建保障房,主要的资金要自己解决。自从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上的内轻外重局面已经颠倒了过来,中央各个部委都变得财大气粗,各地要钱,得跑部钱进。好在,自从房地产事业兴盛之后,各地土地财政大多挣得满坑满谷。这些年各地的大手笔建设,多半跟土地财政有关,少半跟融资平台有关。但是,不管怎么样,穷的地方也好,富的地方也罢,无论土地财政挣了多少,融资平台融了多少资,都跟保障房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中央大手笔的惠民政策,中央不出钱,地方也拿不出钱。指标年年下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不,地处珠三角的特区珠海,为了应付今年的保障房任务,把回迁房和企业的宿舍,都算了进去。尽管到今天为止,政府方面还硬着头皮狡辩,但企业方面却一点面子也不给,摆明了说,企业的宿舍,就是走市场的,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当然,我们知道,这样做的地方政府,肯定不是珠海一个地方。也充分理解,在拿不出钱的情况下,让地方政府做无米之炊,的确有难处。地方政府个个都热衷于房地产事业,因为那个事业是无本或者少本的生意,政府只需要卖地就会财源滚滚。不仅挣了地钱,而且能挣到地产开发之后的附加值。而土地,说起来虽说是全民所有,但实际上谁管就是谁的。尽管中央有农地的红线,但善于折腾的地方,总可以从农民手里弄到廉价的土地,转手高价出卖。但是,保障房建设,却明摆着是个赔地又赔钱的买卖。这样的买卖,你让早已公司化的地方政府来做,谁会有积极性呢?说地方政府没这笔钱倒是没错,但不等于它们真的就没钱。如果任何一个地方政府,把建政府大楼,政府豪华广场的钱,把芝麻开花节节高的三公消费省下来一点,再多的保障房指标也能完成。但是,千里做官,谁不图个享受,有哪个政府能舍得割自己的肉照顾民生?民生的重要,一般来说,重要在政策上,重要在纸上,将之落实在地面上,是要花钱的。中央如果肯掏,万事大吉,如果不肯,还非逼着地方做,那么对不起,糊弄和应付,这种古已有之的老法子,就自然派上用场了。
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的确是这些年鼓吹得最响的主旋律。但是,这个主旋律,可不是说说就行的。如果从中央到地方,都没有保障房的配套资金,那么,就真得委屈一点从中央到地方的政府官员,多少砍一点三公消费。每年少吃喝一点,少增加点公车,少没事出国乱走,连计生部门都要出国考察人家本来就没有的计划生育政策。从牙缝里省点,从指头缝里抠点,最弱势的百姓,就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