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上海知识青年来到塔里木盆地以后,同广大军垦战士一起,发扬南泥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向大沙漠进军,向盐碱窝要粮,使浩瀚的戈壁滩,出现片片绿洲,昔日荒凉的塔里木,正逐步变为粮棉生产基地。某团十八连,是一九六四年由上海知识青年组建的连队,当时生产条件比较差,挖渠的时候,没有营房,青年们就露宿在戈壁滩上,同兄弟单位一起苦战一冬春,挖通了一百零二公里长的大渠,垦复了大片弃耕地。接着他们又开展学大寨运动,大干苦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从一九六八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六年上《纲要》,去年粮食总产量相当于一九六五年的二点五倍,单产达到七百五十一斤。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缘的某团五连,是一个上海知识青年较多的连队。一九六八年十一月,他们怀着让沙漠献粮的雄心壮志,开进沙原,展开了移沙造田的战斗。知识青年们同军垦老战士一起,搬走了一个又一个沙包,填平了一个又一个碱坑,刨掉了无数红柳丛,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开荒一千六百多亩,在风沙前沿营造了数十条防风固沙林带,把过去沙进人退的历史,变成了今天的人进沙退。从一九七○年以来,农业生产连续四年大幅度增产。在根治塔里木河的艰苦战斗中,六万上海知识青年是一支重要的突击力量。他们和老军垦战士一起,在塔里木河上游兴建大型拦河闸一座,在上、下游修起大中型平原水库十座,开挖引水渠和排水渠一千四百多公里,还兴建了七座水力发电站,驯服了这条被称为“无缰之马”的河流,使塔里木垦区一百九十多万亩耕地,变成了能灌能排的良田。
在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战斗中,上海知识青年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中有优秀的政治指导员,有带头学大寨的连长,有一心为公的会计,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对建设边疆都作出了贡献。某团二连七班,是由上海女知识青年创建的“铁姑娘班”。她们在盐碱滩上种棉花,亩产多年超《纲要》,被评为全兵团的先进集体。某团一连牧羊班长、上海知识青年张银连,放羊十一年,为国家繁育出良种羊二千二百七十只,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某团机耕二队拖拉机手、女知识青年张桂芳,四年来开荒六千多亩,耕作五万多个标准亩,努力降低成本,节约油料四千多公斤,给国家节省近万元资金,去年荣立二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