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20181206

【分道扬镳】20181206

2018-12-06    13'11''

主播: W梓琰

174 2

介绍:
【一个成语故事  分道扬镳】 南北朝时,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元志是当时的洛阳令,他很有才识,看不起那些无能的官僚。一天,他乘车在街上出巡。百姓见这前呼后拥的威势,都纷纷回避。正巧,前面又声势浩大地走来一队人马。原来,为首的是大官僚李彪。按理,元志官小,要给李彪让路。可元志偏不肯让,把路堵住。事情闹到孝文面前。李彪请皇帝评判。孝文帝笑道:“还是分道扬镳吧!” 镳:马嚼子。扬镳:驱马前行。分道扬镳即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比喻志趣不同,各走各的道路。  【一个经典故事  王羲之与谢安对待清谈的不同态度】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pián)胝(zhī);文王旰(gàn)食,日不暇给(jǐ)。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译文】王羲之和谢安一同登上冶城,谢安悠闲地遐想,有超脱尘俗的志趣。王羲之对谢安说:“夏禹为国家之事尽心尽力,手脚长满了老茧;周文王勤于政务不能按时吃饭,每天忙着处理大量的国事。现在城郊四面都有敌人的营垒,应该人人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士人却空谈虚幻荒废公务,文辞华而不实妨碍大事,这些恐怕不是现在适合做的。”谢安答道:“秦国任命了商鞅,秦朝却只传了两代就灭亡了,难道是清谈导致的祸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