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让灵魂安然
作者:今生依梦 朗读:萧晗 配乐:花开见佛
常听人说,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了原本的热情。坐看云起,静听风吟,在禅意里独自清欢,享受孤独的快乐。如若,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拥有多少金钱和名利,不是有多少酒肉之交的前呼后拥,更不是将容貌和身价做为资本的角逐,那么,能在平凡中脱离世俗牵绊,走出欲望的激流,活出真我,那是何等的洒脱呢?希望和欲望仅一字之差,却千里之外的距离,倘若在欲望的泥潭中及时抽身而退,在虚名面前沉淀自我,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将不再是奢求吧!
世界之大,复杂多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拥有,惧怕失去。那么人的一辈子究竟何为价值?何为所谓的精神财富呢?于世俗讲,无疑是权力和物质的双丰收,于人性来讲,势必要有一颗善良隐忍之心,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抑或在困难面前坚强的灵魂,展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做人做事切记别为欲望迷失了眼睛,别为仰望别人的幸福而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别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去拼命索取,让本该纯净的心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不是吗?喜欢寂静的一切,似乎只有在寂静的时刻,我的心才是安宁的,也是一种独享的优雅。偶遇闲暇独自享受寂静的美,听音乐里缓缓传来云水禅心的音律,安抚着一颗浮躁的心。喜欢安静,喜欢独处,更喜欢倾听音乐的舒缓节拍。无数次渴望置身于自然之中,邂逅一次能漫步田园的那种恬静美景,漫步原野,邂逅身着粗布衣裙的春姑,回眸一笑,展示人性原始的美。或偶遇砍柴下山的樵夫,洪亮的歌声在大山中回荡,让内心不再空旷。或寻一深山内的古寺,以一颗虔诚的信徒的心,踏进庙宇静听诵经的声音,洗清身心的污垢和瑕疵,让心逃离市井的喧嚣得以净化。等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抓不到手里的风景永远是最远的远方,和现实隔着遥远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及。世间事往往如此,越是渴望安逸平和与世无争的生活,越是身不由己。轻轻叹息,或许这高雅的韵律并不适合我这个满身烟火气的平凡人吧!云水之外,禅意悠然,清幽素雅慢慢流淌着山水的神韵,而我却只能蜗居在狭小的空间里,种一颗禅心,修一方净土,寻找片刻的安宁。
品味孤独,走不出心灵的囹圄,淡淡情怀,让越来越多的思绪淹没了所有的过去,早已波澜不惊。这如水似流逝的光阴,在清幽的时光中逐渐淡去。喜欢淡,这是一种优雅的感觉。淡淡地行走在繁华之外,徜徉在青山绿水之间,心便有脱俗的韵味。漫步山水间,闲赏风月,云水深处融合一份淡淡地心绪,雅自然生成。身在红尘中,心在水云间,万里云天,却不过是世人敞开心窗的凤毛麟角,望云兴叹,触目伤情的一个借口而已!一直认为,禅心是空的,什么样的因果都无需去争辩,如何的喧嚣也都是身外之音。翻阅诗经细细品味其中深意,却不得其解。禅者的心境,除了修一颗沉寂的禅心,淡泊一份心念,还应该有做人的慈悲或者明白是非的修为吧!否则,只修得一具空空的皮囊又有何用呢?
佛祖修行看破了红尘,为情而遁入空门,便有了仓央嘉措的情诗,温婉凄凉地伴随着经声佛号了却残生,被世人追捧。想到此处,哑然失笑,原来,这修禅者也和世人并无区分,终究要在这情山恨海的温婉阕词里哀叹徘徊,不然,怎么能修成情圣的千古美名呢!仰望天空,风轻云淡,天地之间早已分不清红尘净土,灰尘遍布。一轮明月,一份禅心,渔舟唱晚,掬一捧水月弄幽香,花色满衣,便身心俱净了吗?碧水荡柔波,月隐星河,来去去来,月下赏荷几人和?清辉洒,星璀璨,亭台楼阁雾隐远山何处有清影?雾锁重楼,远山含黛,孤星朗月,静水流深,我非花,花独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