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古道西风
昨天 10:27
立秋过后,连续下了几场雨,雨过天晴,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天显得那么高,那么蓝。
秋蝉还在树上鸣叫着,只是声音没有了夏日响亮而变的有些嘶哑和弱小。一阵风过,便有几片泛着黄色的树叶从空中悠然飘落下来。
路上碰见晨练的老金,打过招呼后他说:天气终于凉下来了。他面带喜色,显得很是高兴。是啊,一场秋雨一场凉啊,我回应着他,内心竟然有一丝若有所失的感觉。
经过了炎热夏天,清凉的秋天到了。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如同一首诗中所写:“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品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生活在四季分明北方的黄土高原上,一时感觉到,我们是很幸运的。
站立在初秋的旷野上,抬头观望天高云淡,低头近看坠地的落叶,秋天的原野,秋天的庄稼,秋天的小树林,欣赏秋天的色泽,感知秋天的气息,感恩于秋天将一切都坦诚地交给大自然,无所保留。秋天的神韵,表现在那一份明澈、深远、平静和圆熟上。
轻柔爽朗的秋风吹过脸庞,便会感到一种被她爱抚的温暖。
突然间想起辛弃疾那首诗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到天凉好个秋。
我喜爱秋天,对秋情有独衷,大概于年龄有关,人生的四季中我也算走到秋天了。
自古以来那些文人墨客更多的都把秋天描绘成萧瑟、凄凉和悲哀的季节。在他们的笔下,柳残,草枯; 花谢,蝶飞; 夕阳落,暮色沉; 黄昏近,月色昏; 叶落知秋,思念难休; 昨夜下眉头,今朝上心头等等等等。
李白的《秋思》:“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周密的《声声慢》:“对西风休赋登楼,怎去得,怕凄凉时节,团扇悲秋。”张养浩的《对菊自叹》“可怜秋, 一帘疏雨暗西楼, 黄花凋零重阳后, 减尽风流. 对黄花人自羞. 花依旧, 人比黄花瘦. 问花不语, 花替人愁. 读欧阳修的《秋声赋》,对“秋”是一种恐惧,以为“秋”是世界的末日。
描写深秋暮晚,冷落清秋,柳永的《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又如《曲玉管》“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 ”再如《八声甘州》“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 悲愁情绪与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世人常发出“秋风秋雨秋心愁”的感叹。当今周围的朋友也常抱怨秋天来临后的郁闷。
汉字中的这个“愁”字:秋天的心就是“愁”。但我却喜欢“秋”的解释:农人用火烧收割后的禾秆。这是经过春的播种,夏的成长,秋的收获。看到在田野里,一堆堆收获后而剩下的玉米秸秆,一股股浓浓淡淡的轻烟袅袅升起,散漫开来,就像清晨的秋雾,却弥漫着一种淡淡的香味。散文作家苇岸对秋也有生动的描写“秋天,大地上到处都是果实,它们露出善良的面孔,等待着来自任何一方的采取。每到这个季节,我便难于平静,我不能不为在这世上永不绝迹的崇高所感动,我应当走到土地里面去看看,我应该和所有的人一道去得到陶冶和启迪。第一场秋风已经刮过去了,所有结满籽粒和果实的植物都丰足的头垂向大地,这里任何成熟者必致的谦逊之态,也是对孕育了自己的母亲一种无语的敬祝和感激。” 刘禹锡的诗《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令人陶醉。也是我喜爱的诗之一。
望着蔚蓝的晴空,心想:对于秋,悲凉也好,歌颂也罢,谁也无法阻止秋的脚步。秋天既然已经来到,我们何不每日笑迎秋风,珍藏着心中的清凉,用盛夏火一样的热情,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每一个季节呢?
天凉好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