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更是干支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曆8月7-9日之间)。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 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七月节,暑去凉来,晨起白露。一叶知秋,寒蝉凄切。霜月一轮,流萤几点。荷花残,莲子生,青山点硃,阡陌留香。旧友来访,小儿买酒,西瓜就毛豆,电视雪花霜。待夜凉、人散,灯火阑珊处,明月如霜,佳音如梦。万重青山秋生起,一镰勾月入江中。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每年太阳从北回归线向南返回期间到达视黄经135°时为立秋,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立秋时刻 农历七月(小)初五立秋 2016年立秋时间 公历2016年8月7日09:52:58
立秋三侯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七月节。 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1初候,凉风至。 《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2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3三候,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立秋之民俗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摸 秋 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其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名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瓜果在田野里飘香。立秋这天夜晚人们在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
啃 秋
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吃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其实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
咬 秋 立秋时,也有包饺子的习俗,称之为咬秋。
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长者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贴 秋 膘
民以食为天。在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当然忘不了吃。经过炎热的夏季,人们的体重大多要减少一点。进入立秋,胃口转好,补偿夏季损失的办法就是吃些美食佳肴,以肉贴膘。增强体质,为冬季御寒做好准备。 秋风起,胃口开,又想补偿夏天的损失,便有了贴秋膘一说。也就是说体重减少才有资格贴秋膘,否则也当祛湿养脾胃,千万别吃撑。立秋当天要吃西瓜意为啃秋,表示炎夏结束,西瓜吃到立秋后十日止,再吃秋瓜就坏肚了。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在週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伕,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立秋后,小孩子最容易感染感冒发烧等症状,年轻人最易出现咽喉炎,不少中老年人会感觉到关节疼等等,这些都与秋燥有关系。中医认为,秋季干燥,五行属金,对应人体的肺。气燥伤肺,从而会引发肺炎、气管炎、口干咽燥、干咳、皮肤干燥过敏等疾病发生,因此,秋季养生的关键就是要防燥。 秋燥最伤人的肺,所以立秋后要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藕等,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 《黄帝内经》中指出,秋天养生的要领是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中医理论认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要注意精神调养,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及时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