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是一粒会发芽的种子,无法被培育出来
爱绝不能通过心智的活动被培育出来,爱是截然不同的一种东西。
——克里希那穆提
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乞丐坐在墙角,心里想:“这人真可怜啊!”于是扔给这个乞丐一枚硬币。这个乞丐接过硬币后毫无反应,不是说他像木头一样不动,而是他毫无感谢之意。我们感到有点生气,这个乞丐居然不知道感恩,下次不给他了!我们的心情变得有点糟,不过很快我们就安慰了自己:“毕竟我做了一件好事,我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想到这里,我们变得快乐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有点熟悉?也许我们遇到的不是乞丐,付出的不是硬币,但是那种想法常常存在。我们似乎觉得,我们“无条件”地付出了一些什么,对方应该感恩才是。可是,“对方应该感恩”不就是一个条件吗?我们总是误会了爱,把爱当成产生某个结果的前提条件,但爱并非一粒会发芽的种子,无法被培育出来。无论我们种下什么,也绝对不会因此而生长出爱。
我们的心智喜欢把每一个存在物质化、概念化、公式化,使用逻辑来面对一切问题。当我们感觉自己缺乏外界与他人的爱时,就会根据自己的逻辑,想着到哪里去找到这种爱或者像养一株花儿一样把爱培育出来。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种植是一种期待,培育是一种期待,带着期待做一件事情,其中便隐含着对失败的恐惧。爱无法萌芽,更不会萌芽于恐惧的土壤。爱一直都存在,无需种植和培育,只要我们放下那个虚幻的“我”,就能够感受到它如同空气一般围绕着我们,甚至可以说,同样存在空气不能到达的地方——真空,同样存在爱,爱是没有真空的。
期望本身就隐含着对失望的恐惧与实现期望后的快乐。恐惧造成我们与外界更深的分裂,快乐造成我们对虚妄的“我”的更强的认同,这些都会助长心智对真实的我们的束缚。我们必须真正地觉察什么是爱,而不是学习各种关于爱的说法和观念,爱绝不能由心智的期望培育出来,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只有真正地了解什么是爱,才不会以爱的名义造成伤害。
很多时候,当我们关怀一个人、爱一个人时,总是希望看到对方一个温暖的微笑或是一个感激的眼神,在心智看来,这不是索取,因为这不是物质的东西,我们认为这些算不上回报。可是,如果我们不在乎回报,为什么我们当中很多人会对那些接受了钱却毫无反应的乞丐感到不舒服呢?他们只不过没有给我们一句谢谢,没有投给我们一个感激的眼神,没对我们点头致意罢了。
我们投入他碗里的就是一个种子,他们的谢意就是我们期待培育出来的回报。可是,真正的爱只是爱,并不含期待,它不能像一粒种子一样被种下,它无法被培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