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6)
第2章
只有觉知本身在觉知
(续)
觉知的本性是知晓(或觉察),正如太阳的本性是照耀。仅仅经由作为它自己,觉知就知晓了它自己,正如太阳仅仅经由作为它自己就照亮了它自己。觉知不可能停止知晓,因为知晓是其本质。如果它停止了知晓,那么,它将不再是觉知。如果觉知停止存在,并因此消失,那么,它会去哪里呢?在我们的体验中——也就是说,在觉知的体验中——没有什么是先于或早于觉知本身的,因此,没有什么地方是觉知可以去的。
正是想法(或心念)错误地将觉知等同于身体的限制和命运,并因而相信觉知是间歇性的。然而,在觉知本身对其自身的体验中——而且,觉知是唯一有立场知晓关于其自身一切事物之“人”——它是永恒的,或一直存在的。
尽管觉知永恒知晓它自己,但它并不总是觉察到身体。身体是有限之心中的表相,属于有限的心,而有限之心本身是觉知的变形(或调整)。因此,身体是觉知的暂时变形,是觉知中的表相;觉知不是身体中的表相。觉知本身不是间歇性的。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或更准确地说,永恒存在的非客体化体验。
***
觉知在其自身之内震动,并呈现出有限之心的形式。因此,就其本身而言,有限的心不是一个实体;它是觉知的活动。不存在真正的客体、实体或自我,它们每一个都带着各自的身份出现在觉知中,就像电影中没有真实的人物一样。只有觉知及其活动,正如(电影中)只有屏幕及其变形(或调整)。
通过将其自身认同为身体,觉知呈现出有限之心的形式,通过身体之媒介,它认知着世界,这种认知方式就如同:在夜晚,我们的心沉入梦中人物的心中,从梦中人物的角度,梦境世界被认知。正如我们的个人之心以梦境世界的形式,对其自身呈现,觉知也以我们每一个“个人”之心的活动之形式,对其自身呈现为世界。仅仅从表面上身体中的觉知实体——有限之心——的角度来看,觉知才似乎是受限的和暂时的,身体和世界才似乎拥有其自身作为客体的独立身份。
觉知呈现出有限之心的形式,以便同时创造和认知世界,但它不必以有限之心的形式去认知它自己。觉知由纯粹认知或知晓构成,因此,仅仅经由作为它自己就能知晓它自己。意识不需要反射它对客体的认知来认识它自己,就像太阳不需要反射月亮的光线来照亮它自己一样。
孩子有时会拿着一面镜子捕捉阳光,把阳光反射到朋友的眼睛里。认为觉知需要有限之心来认知它自己,就像认为太阳需要一面小镜子反射它的光线来照亮它自己一样。太阳不需要镜子来照亮它自己;它自己照亮它自己。类似地,觉知不需要照在客体上——如心或身体——通过该客体的反光来认识它自己。觉知中的唯一实质性存在就是知晓、觉察或纯粹认知。因此,认知它自己就是它的本质,而非它所做的事。
为了照亮一个物体,太阳必须引导光线从自己身上散发出来,朝向该物体,但太阳不必引导光线至任何地方来照亮它自己。类似地,为了认知事物、他人或世界,觉知必须以心的形式出现——通过将其自身定位于一个身体中,现在,从身体的角度,觉知可以将其认知之光导向事物。但它不必为了认知它自己,而将其认知导向任何特定的方向。它不需要去任何地方或做任何事。对觉知来说,做自己就是认知它自己,正如对太阳来说,做自己就是照亮它自己。
所有的客体和自我都是被觉知所认知的,但觉知仅仅被其自身所认知。如此,所有的客体和自我都仰赖觉知,并与觉知有关,但觉知与任何事物都无关。所有的知识都是相对的,除了觉知对其自身存在的认知。因此,觉知对其自身的认知是绝对的。事实上,觉知对其自身的认知,是所存在的唯一绝对知识,也因此,其本身是所有相对知识的基础和源泉。
正如太阳离自己太近,无法在主-客体关系中转向并照亮自己一样,意识也离自己太近,无法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体验主体而分离立出来,也无法将自己视为一个客体。因此,觉知对其自身存在的认知是完全独一无二的。这是一种超越所有其他认知和体验的认知(或知识)。这是神圣的知识。它是绝对的。它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和处境下,都保持不变。它是唯一的确定性,所有其他的知识都从它那里借来其相对的确定性。
觉知对自身存在的认知是不可毁灭、坚不可摧、不可压制、不可分割、不可改变、不可朽坏、无懈可击的。它无法被触及,但所有的知识和体验都可以被它触及。它是唯一不需要将体验划分为主-客体的表面二元性的知识,因此,它被称为非二元性知识(或不二真知)。
那正在认知的自我,就是被认知的自我,正如发光的太阳就是被照亮的太阳一样。所有其他的知识和体验,都要求将体验划分为表面上的主体与客体,从这个主体的角度可以认知客体、他人或世界。对于一切客体而言,觉知可以说是体验的终极主体,但它对自身存在的认知却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