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只有觉知本身在觉知
(续)
心中所呈现的一切事物都与心对其自身的理解相一致。“人是怎样的,他所见就是怎样的。当眼睛形成时,它的能力就是这样。”(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写给约翰·特鲁斯勒牧师[Reverend JohnTrusler]的信[1799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科学才无法告诉我们关于觉知本质的任何事。在几乎所有的案例中,意识探究领域内越来越流行的是对大脑活动的研究,而不是对意识的研究。只有意识知晓关于意识的事。只有觉知本身知晓觉知。科学是有限之心的一种活动,也就是,想法和感知的活动,因此,势必在其所认知或感知的一切事物之上,都叠加了心的局限性。
心所认知的一切事物,都是其自身局限性的一种表达和反映。作为短暂和有限本身,心认为觉知也是类似的。大多数心——通过它,客体化现实被认知——都忘记了它们自身的局限性,于是,它们反而把这些局限性投射到它们所认知或感知的一切事物之上。因此,心所体验到的一切事物,在时间上都是短暂的,以及(或者)在空间上都是有限的。由于心忘记了它已经把自身的局限性投射在现实之上,所以,它认为其所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是客体化现实本身的内在属性,然而事实上,它们只是其自身局限性的反映。
实际上,时间和空间是无维度的觉知通过有限之心而进行的棱镜折射,也就是,透过想法和感知而进行的折射。它们是过滤器,通过它们,觉知以世界的形式感知其自身的实相。如果实相通过一只跳蚤的心而进行折射,那么,它将显现为与跳蚤之心的局限性相一致;如果通过一只狗的心进行折射,那么,实相将与狗之心的局限性相一致;如果通过人类之心而折射,那么,实相就与人心的局限性相一致。
然而,心并不是某种与实相分离的东西。它就是实相本身——觉知本身,它采用了每一颗心的形式,并以它们作为媒介,来认知或感知其自身无限潜力的一部分——这部分以世界的形式而呈现。换言之,独立主体所认知的客体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幻相仍在;对其实相的无知消失了。正如十八世纪的禅宗大师黄檗(Huang Po)所言:“人们忽视了幻相世界的真实性。”
即使已经认识到心之本性,实相将仍然呈现为客体和自我的多元性和多样性,这与心的局限性相一致,因为通过心,实相被认知。不过,通过领悟,这种表相将被了解,即:实相表面上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并不是实相本身的属性,而是心的属性,因为实相是通过心且作为心而被感知的。所认识到的将会是:多元性和多样性的表相之下所存在的实相本身,是一个无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一领悟将影响这样一颗心的所有后续活动。
心不可能知道实相的本质,除非它知晓它自身的本质,因此,心之科学是最高的科学。说“心之科学”,我的意思并不是指研究心的内容;我的意思是关于心之本性的知识(或真知)。心的本性是心的要素,它持续贯穿于所有一直改变着的知识和体验中。这是不可能从心中移除的心之要素。它是原初的、不受限(或无制约)的心,是纯粹认知、觉知或意识本身。因此,终极科学是关于意识的科学。
然而,意识科学是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它是唯一如是存在的知识分支:它不需要意识以有限之心的形式出现,也不需要将其自身导向客体化知识或体验。关于意识的科学,完全存在于意识及其自身之间。它是关于觉知对其自身存在的认知。
觉知对其自身的认知是唯一的绝对真知。它是神圣的知识;以宗教语言来说,它是上帝关于祂自己的认知。这是最高的领悟,所有后来的知识都必取决于它。
第3章
泛心论与唯意识模型
“只有觉知本身在觉知(或只有意识本身有意识)”这一领悟,是这条途径最具挑战性的方面之一,同时,也是需要领会的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我们从这一信念开始,即:“我,身体”或“我,这个人”在觉知,那么,我们随后所认知的一切都会受这个信念所限。我的想法是,当代科学之所以难以将意识融入其宇宙模型,正是因为其研究建立在“意识是身体的属性”这个假设之上。
由于做出了这个假设,即:身体或人是有意识的,所以,普罗大众,尤其是科学家,合理地假设动物也是有意识的。如果我们踩了猫的尾巴,它会发出刺耳的尖叫,由此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猫是有意识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意识到疼痛。相信猫是有意识的,只是这样一种信念的延伸,即:身体是有意识的,或意识(或觉知)是身体或人的一种属性。以这种方式推理,一个对“将意识融入宇宙模型的可能性”保持开放态度的科学家,会继续沿着动物链向下,给予鸟类、鱼类、蜗牛、苍蝇、变形虫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最终,他会想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划出一条线。无论他们在哪里划出这条线都会提出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在这条线一边的无生命物体是如何进化成另一边的有意识生物的?换句话说,无意识的物质是如何产生意识的?这个问题被称为关于意识的难题,是当今科学和哲学争论的核心。
“意识是从惰性物质中产生的”这一观点对我们最深的直觉是极为有害的。认识到这一情况的不可能,许多物理学家得出结论,一定程度的意识必定存在于整个宇宙中,而这个结论导致了在意识探究领域内的常见说法,即:意识是宇宙的基础。这一构想消除了这一需要,即:解释宇宙如何产生意识的,也就是说,它似乎解决了关于意识的难题。
认为“意识是宇宙的基础”,在哲学上被称为泛心论,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它只是假设意识是物质的基础,从而解决了物质如何产生意识的问题。它没有处理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而仅仅推迟了它。我认为,“意识是宇宙的基础”这一信念仍然是唯物主义的一种微妙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