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道海一一新兴的花灯之乡

毛道海一一新兴的花灯之乡

2017-02-22    08'29''

主播: Tina 🐑

93 5

介绍:
新兴的花灯之乡 谁也未曾想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水乡泽国潜江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花灯之乡! 考其源流,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楚文化。荆楚大地是中华民族一支古老的祖先生息繁衍之地。中国语汇中的“筚路蓝缕”,就是楚人的奠基者们开拓精神的写照;还有“问鼎中原”“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也是楚王们开拓疆业的豪言壮语;千百年来被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和氏璧”也只有楚人卞和才能识别其价值。楚人在与诸国争霸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如今,作为楚人后裔的潜江人创造了群星般灿烂的花灯世界,是深厚的楚文化基础应有的发掘和必然的发展。 我可以先讲一个故事。50年前,潜江荷湖垸农村有个十来岁的小篾匠,有一年春节,他看到某户人家屋檐前挂着一盏跑马灯,这灯从外表看与一般灯笼别无二致,不同的只是烛光下有一溜马影绕着灯笼在永不停歇地转动。小篾匠很聪明,一看就知道是蜡烛释放的烟气冲动了上面的轮叶,轮叶又带动了吊在它下面的纸马转动起来。小篾匠回家试着做,成功了。那天正式“点火”,全村人跑来看稀奇,结果蜡烛点燃后,马不是往前跑,而是往后退。看者皆大笑,小篾匠却镇定自若把吊着的纸马换了个方向,问题就解决了。此后,在他的帮助下,许多人都学会了制作跑马灯。小篾匠的另外一手绝活就是扎风筝,他用篾扎纸糊的蜈蚣可达十多节,用的风筝线是上了浆的索线。蜈蚣升天时,要几个人才能拽紧绳子或者把绳子拴在树上,方可保安全。小篾匠现在是个60多岁的农民了,他就是我二兄。要是他去了山东潍坊,可能也已世界扬名。 这故事并非与本文无关,后来,成为潜江新一代花灯奠基人的刘益容、董家祥、李唐等也是荷湖垸和与荷湖垸毗连的邻垸人。潜江现代花灯制作的直接组织者与指挥者之一的市文化局副局长徐森柏更是道地的小篾匠的同乡。不能不说,这些人在花灯上表现出的热情和才能,实际上就是楚文化的一种传统影响力。当潜江市的党政领导捕捉到历经了十年劫难的潜江人渴望着一种新的精神需求的信息时,他们抓住了一次弘扬楚文化的机遇,发挥了潜江人对花灯的情感,并通过上述人物组织了分布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工艺美术师和花灯谜,先后闹了十三届元宵花灯展览,而且一届比一届热闹,成为潜江花灯史上空前的制高点。据统计,十多年来展出的花灯共有八百多盏,每年观灯的人数都以数十万计。元宵前数日,乡里人包乘大型客车进城到旅馆登记床位,而城内和城郊几乎每个机关干部和市民家庭除利用上了所有的床铺、沙发,还在客厅里开起地铺,招待乡下的亲戚朋友住宿。边远地区的老大娘们有的也许一辈子还没有进过城,这几天,她们把儿孙是否送她们进城观灯,当做是后一代有没有孝心的检验。 现代的潜江花灯,件件都是现代工艺精品,跑马灯时代的花灯决不能与之相比了。其中属于工艺型的如文化宫灯、章华宫灯、楚乐灯、黄鹤楼灯、玉龙腾飞灯等,令人叹为观止!属于趣味型的如张飞卖肉灯、金龟下蛋灯、猪八戒吃西瓜灯等,又令人捧腹喷饭!那一年,荆州楚文化节上的灯展,以潜江的30盏灯享誉最高,许多海外侨胞、港澳台胞也在张飞卖肉灯前驻足不前,瞧那个以正直勇猛著称的三国名将,居然也挂羊头卖狗肉起来!中央电视台在关于楚文化节的报道中,唯独出现的也是张飞卖肉的花灯镜头。那一年,全省举办五县(市)花灯调展,武汉市内,万人空巷,紫阳公园,水泄不通。两百多名公安干警维持展区秩序。当潜江以团体第一结束展出时,留给武汉人的印象是:潜江花灯最好! 1987年,潜江花灯到了北京。在中国第一届艺术节上的中国美术馆花灯展厅,潜江送展的8盏花灯安排在“序厅”位置上,举办者说,目的是为了引人入胜。王任重同志刚刚和湖北同志在黄鹤楼灯前合完影,外国佬又蜂拥而上。北京人的文化素质高,他们一看到潜江花灯就说:“难怪,那里是戏剧大师曹禺的家乡!”此次展出之后,8盏花灯中的7盏去了欧洲5国。 也是这一年,高级工艺美术师刘益容的《花灯》一书由广西一家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誉为“我国第一部关于花灯方面的专著”。同年和翌年,长江文艺出版社连续两年出版《潜江花灯挂历》,发行全国。 1994年元宵节,“中国明星市”在新建的市府大院挂牌,花灯展出达到了高峰。欢笑的脸,绚丽的灯,互相辉映,展示出了花灯之乡潜江的光辉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