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巾帼英雄
由于中国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受限,秋瑾不得已于1906年春天回国。回国后的秋瑾是否能一展自己复兴祖国的愿望呢?
秋瑾回到上海,由徐锡麟介绍,她加入了蔡元培、章太炎等人组织的“光复会”,她一面创办中国女报宣传女权,一面在虹口租界租屋与陈伯平制造炸弹。由于炸弹不慎爆炸,租界将她视为“危险分子”。
于是,秋瑾又在“马足车尘知己少,繁弦急管隆谊稀”的情况下,回到祖籍绍兴,主持大通学堂的校务。
为办大通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初,秋瑾回到婆家索要银两。王蕴琏在《回忆婶母秋瑾》一文中说:“我家原住湘乡荷叶神冲。我四五岁时,看见秋瑾婶母来我家,她每天在我母亲房里看书,不出大门。她在湘乡住了一个月,便回湘潭去了。听我母亲说,秋瑾婶母曾向她家娘要钱,家娘不理她。秋瑾婶母就把刀子向桌上一砸,扬言要杀一个人。她家娘家爷见她这样凶猛,就要管家拿了四千元给她。”于此,可见秋瑾刚烈的一面。
大通学堂表面上是开展新式教育,实际上是培养革命军事人才的学校。1907年1月至1907年6月间,秋瑾一面与教员王金发、竺酌先等,在和畅堂秋宅制定反清武装起义的秘密计划;一面派亲信去诸暨、嵊县、新昌、义乌、金华、丽水等地联络会党。
秋瑾多次往来于上海、杭州,在浙江新军和杭州武备学堂、弁目学堂中发展同盟会组织,吸收光复会员,将会党人员编为“光、复、汉、族、大、振、国、权”八个军,统称“光复军”,并亲拟《光复军军制稿》,《光复军起义檄稿》,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商定7月浙、皖联合起义合攻南京。
然而,此次起义却因事机不密,致使清政府有所警觉,开始搜捕光复党人,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仓促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失败,被捕牺牲,清政府军很快查明秋瑾是这次起义的主要策划人,于7月13日,派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入狱。
敌人用严刑拷打审问秋瑾,让她招认同党时,秋瑾指着审问她的人说道:“我的同党就是你!”吓得审问人面无人色。当审问者问她有什么遗言时,已经被打得肢体成残的秋瑾,趴在地上用血手艰难地写下:
秋风秋雨愁煞人!
是年7月15日,秋瑾就义,还不满33岁。在打扫她的牢房时,狱吏看到了她留在墙上的绝命诗:
莽莽神州慨胯沉,救时无计愧偷生;
搏沙有愿兴亡禁,搏浪无锥击暴秦。
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
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
秋瑾死后,草葬于府山之麓。第二年,秋瑾生前好友吴芝瑛、徐寄尘女士集资迁葬于杭州西泠。不久,秋瑾的儿子将她的遗骨取出,归葬王氏祖籍湖南湘潭。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革命党人复将她的遗骨移回西湖孤山,隆重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