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点评》• 陈勇的《鱼鹰》
小说的制高点在于灵魂的制高点
——陈勇的《鱼鹰》
《鱼鹰》虽短,却有着一言难尽的艺术魅力。令人想起高尔基的《海燕》,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昂扬着一种不屈的向上的力量,彰显着一种为理想而舍身忘死的崇高信念等等,让人久久为之震撼。何哉?话里有话,画外有画,欲言又止的空白中留下的多义性,言不可尽,力不可竭,滴水藏海,以少胜多中给人的无穷的艺术想象和感悟。小说的含金量,在于精神的含金量。小说的制高点,在于灵魂的制高点。这是《鱼鹰》的魅力所在,也是《立正》《书法家》《海葬》等的秘密所在。因为归根结底,作品最终是精神的图腾与灵魂的自画像。
陈勇:鱼鹰 播讲自由飞翔
黄昏的落日 宛如一个红彤彤的火球,悬挂西边,染红了地平线。斜阳吻着大地,渐渐下沉。
暮色苍茫的老江河上,飘过来一叶小舟。小舟的主人是一位渔翁,他的脸像秋天的辣椒——越老越红。渔翁不紧不慢地划着小舟,向前驶去。
小舟前头,伫立着一只苍老的鱼鹰,黑色的羽毛,在余晖的照耀下,依稀闪着绿光。
鱼鹰的两只眼睛已经失去光泽,变得混浊起来。鱼鹰不时地转过身,目光呆滞地回望空空如也的小舟,间或发出几声悲哀的鸣叫。
渔翁明白鱼鹰的心思,停下双浆,走到舟头,抱起鱼鹰抚摸它。
鱼鹰像个孩子似的,在渔翁怀里呜咽起来。
渔翁拍拍鱼鹰的头,伸出大拇指。
鱼鹰这才止住了哭泣,抬起头,睁大警惕的双眼,目视前方。
突然,前方发现目标,鱼鹰不顾一切地冲向河中。几番厮打,还是让狡滑的猎物跑掉了。
鱼鹰垂头丧气地上来,站在小舟前,一言不发。
渔翁停下双浆,走到舟前,拍拍鱼鹰的头,伸出大拇指。
鱼鹰受到鼓舞,振奋精神,又立于舟前,寻觅对象。
这时,又一个猎物出现了。鱼鹰吸取上次教训,没有急于下水,而是等猎物靠近些再出击。近了,近了,鱼鹰看准猎物,箭一般射下去。谁知,猎物溜得更快。
鱼鹰几乎绝望了,它眼里喷着火,发出悲伤的吼叫。
渔翁停下双浆,走到舟前,从腰间取下干粮喂鱼鹰。鱼鹰仿佛受了侮辱,紧闭着眼,不受无功之禄。
渔翁只得收回干粮放回原处,拍拍鱼鹰的头,伸出大拇指。
鱼鹰扇了扇翅膀,对天长啸一声,似乎是对天赌咒发誓。
迎着一轮残阳,小舟继续前进。
家,越来越近;鱼鹰,越来越急;渔翁,更加不安。
忽然,鱼鹰发现猎物。鱼鹰既惊喜又紧张,它仰天鸣叫一声,扇动着翅膀,迅雷不及掩耳地砸下去,死死咬住目标不放。这一次,鱼鹰成功了。
这是鱼鹰有生以来捕获的最大猎物。鱼鹰用尽全部精力,游向小舟。可是,鱼鹰隐隐约约感到自己的身体在渐渐下坠,猎物也趁机兴风作浪,形势十分危急。
鱼鹰将猎物吞到喉咙口,使之动弹不得,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鱼鹰积蓄了平生最后力量,冲出水面跃向小舟。猎物终于被抛向小舟,鱼鹰长鸣一声,掉进它深深眷恋着的老江河水之中。
此时的老江河,水天一色,被黑夜溶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