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宫》第1集
作者:叶广芩
授课:丑丑
播讲:自由飞翔
1-太阳宫是北京过去、现在都不太有名的地方。小时候我很自豪地跟别人谈论太阳宫,却几乎没人知道,现在跟人说起太阳宫、会有人“哦”一声说:“地铁十号环线上的一个车站。”除此之外再说不出更多。太阳宫,当年那个美丽、快乐、神秘的地方竟让人不为所闻,仅成为我的个人收藏,这点让我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觉得遗憾。为纪念太阳宫,所以我才写下这篇文字。这是我世俗的宿命,也是我对这一地方的感念和期许。去太阳宫对妈和我来说,是件很大的事,不是站起来拍屁股就走那么简单。在我单调的院落生活中,那是一种放开了的张扬,是可着心的撒欢,是个欢乐的节日,这样的机会一年也就一次。太阳宫也是我和农村接触的初始,从这里我知道了什么是乡下,知道了什么是沤粪、浇地、除草、打尖,以至我长大后到农村插队、当农民,望着异地的河沟水渠,黄狗白杨才不觉得生疏。我们出发那天,老张叫来了三轮车,停在大门口,母亲得跟蹬车的讲半天价,因为人家不愿意去,老张只跟人家说“出东直门”,并没详细交代上哪儿去,及至知道上太阳宫,蹬车的就不想去了,嫌太阳宫偏远,回来拉空,挣不着钱。妈不住给人家说好话,还答应送他十个发面火烧,蹬车的才勉强答应了。原本上太阳宫是可以骑驴的,那驴我跟妈骑过两回,妈教给我说,女人家骑驴得偏身坐着,不能叉腿骑,那样不雅。这回我们不能雇驴骑了,因打仗,驴主怕兵们拉差征用牲口,有去无还,都把驴处置了,这使得东城的焖驴肉、驴霜肠一类驴制品货源很充足,驴却不见了踪影。妈给看门老张请了个蹲安说,您看家,受累了。老张回了礼,让母亲走好。老北京人的这种礼数忒多,繁杂得让我反感,我巴不得老张们快点进去。事实是我们的三轮车走得站门口都看不见了,老张和老七才转身进院。妈说这是送人的规矩,没有行人还没动身,送行的就不见了身影的道理,那样会让人笑话。三轮车三拐两拐到了东直门,那时候的东直门还有门楼,非常气派。钻过城门洞,里头嗡嗡的,回声很大,我喜欢在里头哇哇地喊两嗓子,听听自己的回音儿,是件很好玩的事情。想着东直门那些消失了的进了汤锅的驴,我想学着胡同里推车卖驴肉的二头喊一句“驴肉——肥呀!”被妈拍了一巴掌说,闺女家家的,当着众人喊什么驴肉!闺女家家的不能做的事情真多啊!出东直门是个大粪场,东城一片茅房的粪便都在这里集中晾晒,这里永远的臭气熏天,永远的苍蝇成群蚊子打蛋,但是这里的土地相当肥沃。过了粪场往北拐,路渐渐不好走,两边都是乱葬岗子,坟头起起伏伏,道路坑坑洼洼,有的棺木腐朽破烂,露出地面,里边的内容一览无余暴露在阳光下。逢到这情况,我都要扭过脸使劲看,看那里头除了骷髅以外还有什么新奇。母亲不让我看,我偏看,母亲说我是“贼大胆”,不像闺女,像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