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改变历史的大风

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改变历史的大风

2024-11-14    16'53''

主播: 心泉🎻

577 2

介绍:
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改变历史的大风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看不着,摸不到,却与世间万物都有缘,不但在人类文明历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着操控历史的能力。那么它会是什么呢? 一 黄帝梦风得栋梁 很多很多年前,黄帝为一统中原,殚精竭虑,求才若渴。有一次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阵大风吹散了天地间的尘垢,这个世界瞬间变得清明。黄帝醒来后对这个梦总是念念不忘。琢磨来,琢磨去。有一天,他忽然想明白了。 “风”象征执政者,而“垢”字去掉“土”字边,是个后字。合在一起就是“风后”,黄帝非常相信这个梦兆,就派人四处寻找一位名叫“风后”的贤德之人,结果还真的在海边找到了他。黄帝二话不说,就拜他为相。 结果风后这个人还真不是一般的出色,在对抗蚩尤的涿鹿之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是布下八阵图对抗蚩尤,但蚩尤也不是泛泛之辈,立马放出大雾让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但这难不倒风后,精通星象的他一抬头看见了北斗七星,想起北斗的斗杓会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方向,从中获得灵感,造出了能辨别方位的指南车,这样就不怕大雾了。最后黄帝大破蚩尤的军队,统一了中原,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也从此拉开帷幕。 在那以后,风后就长伴黄帝左右,跟黄帝是亦师亦臣的关系,位列三公之首,为黄帝贡献了不少治国良策。 这是《史记》中记录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更为神奇的是,根据《史记》和其它史书中的说法,这位“风中奇男子”还转生过老子、春秋时期帮越王勾践成就霸业的越国大夫范蠡、给张良传授兵法的黄石公,还有汉武帝身边被称为是“岁星下凡”的东方朔。 二 刘邦的大风情节 很多很多年以后,中华大地上又上演了一出势均力敌的争霸之战。这次故事的主角变成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5年4月,项羽外出镇压叛军,西楚国的都城彭城空虚。刘邦感觉有机可乘,就快速召集了一个56万人的多国联军,攻占了彭城。项羽知道后立刻回兵,率3万精兵南下。不愧是楚霸王啊,这区区3万人居然大破汉军,两次战役下来,刘邦身边只剩了几十个人,大家一起逃出彭城,夺路狂奔。 后面项羽的骑兵正在快马加鞭追来,眼看是跑不掉了,没想到平地刮起了一阵大风,《史记》中说这场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逢迎楚军。”(《史记‧项羽本纪》)。刮得真是飞沙走石,白天变黑夜。 而且这场大风还有眼睛,是正对着楚军的脸面刮过来的。楚军被刮得睁不开眼睛,一时间乱了阵脚,刘邦乘乱逃走,躲过了一劫。如果没有这场大风,刘邦被项羽生擒,历史或许就会从此改写。 多年以后,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这场救命之风,刘在宴会上乘着酒兴,唱起了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都说灭秦者楚,得了天下的却是汉。历史的安排,往往就是这样出人意料。有的时候历史的转折点,不过就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 三 赤壁之战——忽如其来东南风 说起赤壁之战,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了。不过这个故事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那么史书中的赤壁之战又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话说公元208年,长江以北几乎都被曹操统一了。曹丞相踌躇滿志,率80万大军挥师南下,以图一统中原。那时刘备和孙权虽然已经结盟,但刘备兵微将寡,孙权手中只有不到5万兵马,在曹操眼里,不过就是小菜一碟。 所以曹操刚在长江边上安顿下来,就给孙权写了一封劝降信,说小兄弟你打不过我的,不如学学人家荆州刘琮,投降吧,我不会亏待你的。 孙权在朝堂上把信给大家一看,大臣们都一片倒,说将军,降了吧。孙权也觉得自己毫无胜算。只有周瑜说,曹操虽然人多,但他们都是北方人,一上船就吐,根本没有作战能力。我们的水军都是我在长江边上练出来的,经验丰富,打败他们绝对没问题。 曹操雄才大略,自然也看到了这个隐患,就下令用铁链子把船都锁在一起,首尾相连,这样船就不会总是晃,士兵们就不会晕船了。然而曹操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对岸的黄盖看到敌船首尾相连,果断献计,建议火烧曹营。按当时两军的方位,要想用火攻,必须得刮东南风才行,不然烧的是孙权自己。那时是在冬季,12月份。隆冬时节,正是西北风盛行的时候,这东南风从何而来? 但是,可但是,就有那么一天,刮起了东南风,而且是非常猛烈的那种。黄盖和他的诈降小分队乘着十几艘小船飞速渡江,曹操的士兵们都出来了,站在甲板上看热闹。没想到等小船靠近,忽然就开始着火,火乘风势,扑向曹营。看热闹的士兵全傻掉了。等他们反应过来,他们那被绑在一起的舰队很快烧成了一片火海。史书上说:“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曹操损失惨重,从此裹足,不再大举南下。刘备和孙权借机壮大规模,最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东南风,就没有以后流传千年的三国故事了。但这东风到底是诸葛亮借来的,还是来自上天之手,至今成谜。 四 朱元璋的幸运之风 这也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役。陈友谅60万大军,有着绵延几十里的庞大船队,而且队伍中都是十几丈高的大船。而朱元璋手中只有十几万,船只也很小,勉强撑了三天就快坚持不住了。 这时,他手下大将郭兴说,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火攻了。但火攻没风不行,而且风向不对也不行。老天爷能帮这个忙吗? 不管怎样,死马当活马,先把小船准备好再说吧,没别的路子可以走了。没想到等船准备好,风居然真的来了。朱元璋的水上小火箭飞速窜向湖对岸。陈友谅的船队阵脚大乱,大家开始仓皇逃窜。乱军之中一枝响箭飞来,射穿了陈友谅的眼睛,陈友谅当场毙命,剩下的军队群龙无首,很快就各自逃散了。 就这样,朱元璋扫清了他帝王之路上的最大一个障碍,不久之后一统天下,开启大明300年国祚。 中国历史上像这样一场大风,或者一件看似偶然的小事改变历史的事件还有很多, 说到这里,大家猜到那个您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力量是什么了吧?对,是风。那么风到底是什么呢?是像科学家所说的,只是一种空气的对流而已吗? 印度人表示不同意。他们说,风啊,那可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地、火、水、风四大元素之一。印度传统的信仰认为,这四大元素构成了这个世界中的万事万物。 而佛教也传承了四大元素的说法,认为山岳土地属于地大,海洋河流属于水大,阳光是炎热的属于火大,空气的流通属于风大。对应到人体,毛发骨肉属于地大,血液属于水大,体温属于火大,呼吸属于风大。 我们经常听到有“四大皆空”的说法,很多人以为是“酒、色、财、气”。其实按照佛教的说法,这四大,就是指的这地、火、水、风四大元素。既然世间万物都是这四大元素组成的,那么四大皆空就是脱离这个物质世界了。所以出家人才要讲究“四大皆空”。因为他出家修行的目的就是脱离尘世,去天界佛的世界。 巧的是,远在万里之遥的古希腊人也讲究四元素,而且一模一样,也是地、火、水、风。四元素之说虽然是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时代才被人广泛认知的,但这种说法在古希腊传统民间信仰中其实早就存在了。只是许多年来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 所以无论是在欧洲文化还是印度文化中,风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这就很有意思了。大家想一想,跟印度只有一山之隔,而且早就互通有无的中国,我们讲究的是什么呢?五行是吧?我们的老祖宗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其中没“风”什么事。当然了,也有人说,咱们不是还讲阴阳嘛,这阴阳两气中的“气”,不就是“风”嘛。 而这个关于风的故事似乎也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我们未知之谜值得我们去探索,这个世界也很小,或许一阵大风就把你吹到了天涯海角。